皇帝的舊衣:中國高考改革亂彈琴-楊彼得 資深時事評論人

2016082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國教育真正有病的地方是「應試教育」、填鴨式教育以及將教育政治化。
河南省教育近日公布《河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河南省高考將取消文理分科,採用「3+3」模式,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並增加聽力考試內容。雖然是河南一省的高考改革方案,但實際上是國家教育部的一個試點,具有全國性意義。外行人一聽,以為中國高考終於改革了。內行人知道,中國每年都搞高考改革,高考改革實際上已經泛濫成災,中國社會早就苦不堪言。
近二十多年來,中國高考改革幾乎年年有,從未間斷。有國家層面的改革,有省市區級層面的改革,你方唱罷我登場,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去年搞「3+X」,今年搞「3+1」,明年搞「3+2」。現在河南省又宣布,即將採用「3+3」模式。這裏所謂的「3」,即語文、數學、外語三門課程必考,然後根據情況選考若干門課程。國家和省市區就這樣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地折騰,折騰一次就是一場「改革」,樂此不疲,弄得學校、教師和學生及其家長無所適從。
教育部門如此瞎折騰的原因,是他們對高考制度缺乏自信,必欲改革而快,但他們又拿不出什麼好的替代方案,於是陷入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循環。這些年,中國的高等教育發展很高,高等教育入學率提高很快,但年輕人之間的入學競爭並未因此而有所緩解,恰恰相反,隨著人們對高等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人要的不是上大學,而是上名牌大學,所以大家總覺得上大學不是越來越容易,而是越來越難了。於是很多人怪罪中國的高考制度,教育部門也越來越不自信,乃至越來越自卑,高考改革也提上了議事日程。高考改革越來越頻繁,每年不是自己高,就是被國家教育部「改革試點」,每個省幾乎每年都要公布一個「高考改革方案」。
這種每年都要搞的高考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應付輿論對高考制度的指責,本質上則是無事生非。中國的發展得益於改革,但改革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正確的方向和可以評估的效果。中國的高考改革則不然,它缺乏明確的針對性,方法上就是要「3+X」的「X」上繞圈子,強調思想政治課的時候就加上思想政治課,報考文科的加考歷史地理,報考理科的加考物理化學之類。但到頭來革掉了什麼、改掉了什麼,誰都不清楚。改變和不同本身成了所謂「改革」,改革成了為改革而改革、為改變而改變。
中國教育存在諸多弊端,長期為人民所詬病,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拿教育的目標、內容與方法來和高考相比,高考並非問題所在,真正的問題在於教育的目標、內容與方法。高考的本質是解決誰有資格上大學的問題,考試成績好的人上大學,恰恰是一種「中國式公平」。清末的中國官派留學生,幾乎全部是經過考試上派遣的,國民黨的全部精英包括蔣介石、汪精衛、胡漢民等,都是如此。那些富貴人家的子弟,可以自認為「綜合素質好」,但他們不屑於走留學以求晉身之途,這就不能怪既刻苦學習又有上進心的窮人家子弟了。事實上,世界上以「高考」論英雄的並非只有中國,像日本、韓國與俄羅斯等國家也是要高考的。就算是美國,沒有優異的考試成績而想邁進哈佛、耶魯的門檻,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以考試之法為大學甄別人才,這本身並沒有錯。
中國社會充斥著對高考的埋怨,很多人希望廢除高考制度,實行大學自主招的招生,這實在是一個誤區。中國教育真正有病的地方是「應試教育」、填鴨式教育以及將教育政治化。將教育政治化的結果,是教育永遠唱著「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高調,卻不關心人之為人以及育人本身。最典型的病徵是中國學校裏沒有公民課,卻反反覆覆地向孩子灌輸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之類的偽知識。從形式上說,中國教育則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教學,包括課題設置、教學時間安排等。因為「應試教育」,很多人很自然地要攻擊高考制度,但教育本身有它內在和外在的要求,可以通過制度使之標準化、規範化。比如初中、高中的補課,完全可以通過行政或者立法手段禁止之,把時間和自由還給孩子。
真正需要改革的地方,政府當局不改;尚可沿襲的高考制度,就成了教育部門折騰的用武之地。打著改革的旗號,年年彈著「3+X」的老調改一次,這沒什麼難度,但是毫無意義。該自信處徒然自卑,所以不改不自信。該痛下決心改革的東西,他們卻又手足無措。那些教育部門的官僚和投機主義者,拿不出改革方案,也不敢有自己的想法。於是柿子揀軟的捏,每年只知道打高考制度的主意。
看現在的中國教育,就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循環往復,就像孫悟空一樣「變、變、變」,變來變去變個不停,但又毫無意義。高考形式每年變,其實就是高考科目每年不同。教科書每年變,去年刪去了魯迅的雜文,說不定今年又補上了。去年習近平說語文課本裏傳統文化的東西少了,教材編寫組馬上增加古詩詞、文言文的佔比。如此變化,以至無窮。可以預言的是,明年還要改,還要變。換教材成了一門生意,高考改革,又何嘗不是一門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