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孝的批判與轉變-喬木 北京傳媒學者
201609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父母撫養孩子除了親情倫理,還是社會責任和法律要求,很少有什麼養兒防老的考慮了。
中國傳統文化在和西方的競爭中,沒能讓國家崛起,生活富裕。改革開放,向外學習,經濟發展後,面對社會出現的許多問題,又想在傳統文化中尋求解決之道,其中一個就是「孝」。許多節目在講中國孝文化,類似《弟子規》等含有孝的古代典章,以國學的名義向孩子們輸灌。許多文化和旅遊景點,建起了著名的《二十四孝》的圖畫和故事。
孝是古代家庭裏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一整套理念要求、言行禮儀。以現代人的認知和科學理念,很多孝的要求和傳頌的經典,荒謬甚至違背人性和科學。比如《二十四孝》裏的「臥冰求鯉」,用體溫就能化開冰,讓父母冬天吃到魚?「恣蚊飽血」,故意讓蚊子叮自己,以為餵飽了蚊子就不會叮父母?「嘗糞憂心」,口嘗父母的糞便表示擔心和關切?至於「埋兒奉母」,生下兒子怕沒錢養老人,乾脆把兒子埋了。這不僅愚蠢無人性,而且直接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自相矛盾。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過去人類結婚有傳宗接代、繁衍後代、相互扶持的集體理念和現實生活需求。現在是否結婚、是否生育、生多生少,基本是個人的選擇。還有「父母在,不遠遊」、「守孝三年」等要求,如果真的照此執行,教育、工作如何進行?那些竭力推廣孝的官員,又如何出來做官?
現在一些政府官員推波助瀾地鼓吹孝,很讓人懷疑深層的動機。過去孝往往和忠並提,稱為忠孝,所謂「在家盡孝,為國盡忠」。國可不是現在為公民服務的共同體,而是需要伺候、敬畏的君主和朝廷。忠孝一體就是聽話服從,在家是「父為子綱」,聽父母的話;在國是「君為臣鋼」,不得妄議。要服從各級領導和政府,強調的是權威和等級,而不是人的理性、平等、是非、權利。
如果說「忠孝」早已不合時宜的話,「孝敬」則仍然需要,就是從過去的愚忠愚孝,向現在的相互尊敬、懂得感恩、重視各自的權利轉變。過去家庭成員不光有血緣和婚姻紐帶,還有人身和經濟依附關係,小時靠父母,老了靠兒女,女子靠丈夫。現在父母撫養教育孩子,除了親情倫理,還是社會責任和法律要求,很少有什麼養兒防老的考慮了。養老體系對老人的關愛,社會保障對教育、失業、醫療的救助,婦女就業對經濟地位的提升,社會現實的變化,使過去的孝正在喪失存在的基礎。
如果說孝還有存在發展的必要的話,在家庭內部,應該是相互尊重、關心而不是單向要求。父母不能以「都是為了你好」而強加於孩子,子女不能小時任性,長大了對老人粗心、煩心。家庭內部從孝到敬,相互尊重,彼此平等,學會傾聽,不強加於人。在這樣家庭長大的人,由這樣的家庭構成的社會,會不會更民主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