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人生:菩薩精神的現代意義-寬運法師 香港西方寺住持

2016091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菩薩精神是要求人們發菩提心,發弘誓願,力行六度四攝,自度度人,饒益有情,莊嚴國土。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數天前終於塵埃落定,結果雖然未必是眾望所歸,更可能是出人意外,但「議員」既是由「民」選的,就應該盡一己之責,以「愛民」、「利民」為目標,落實擁護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參選為民的理念,一切為公為民付出,真正做到大公無私,捨己為民。同時更應探討、客觀建言,盡職盡責,不再內耗,給香港人全新的議會景象,這才不辜負投票者的一番熱誠寄望。如何才能做得到?佛教所提出的「菩薩精神」,實足以借鑑與仿傚。那麼,何謂「菩薩精神」?它的特質又是什麼?同時如何才能發揮它淨化人心、和諧社會的現實意義?
一、菩薩與菩薩精神
「菩薩」是梵文「菩提薩埵」的簡稱,意譯作覺有情、道心眾生等。「菩提」是覺、智、道的意思;「薩埵」是眾生、有情的意思。所以,菩薩就是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蜜行,於未來成就佛果」的修行者。他是覺悟的有情眾生,常出於世間,與眾生打成一片,以大悲心解救眾生的苦難,所以,菩薩與現實世間的關係更加密切,更有人情味,在信眾中的影響也特別大。
菩薩是「覺有情」,尚未達到佛的圓滿境界,但他是未來佛,將來必定成佛。菩薩的修行也是極其精進的,要經過許多階段(「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才能覺行圓滿,達到佛的境界。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分別代表悲、智、願、行。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尋聲救苦,文殊菩薩的甚深般若、廣大智慧,有普賢菩薩的大願大行,踏踏實實的行持,還有地藏菩薩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才算是真實的孝慈與智慧。所以四大菩薩代表著中國佛教的特質,是佛弟子們學習的典範。因此,若簡單地說,所謂「學佛」即是以佛、菩薩作為學習、修行的榜樣。
大乘佛教發展到今天,其菩薩所具有的、獨特的道德精神和人格魅力一直常駐人間。可以說,正是大乘佛教塑造了鮮明生動的菩薩形象,才使得佛教更能夠走入現實世間,提倡積極人世的態度,弘揚佛法,慈悲濟世,利樂眾生。
二、菩薩精神的特質
大乘佛教之貴,就在於具備了上述這種令人敬佩、讚歎的菩薩精神,而菩薩精神的實質就是要求人們發菩提心,發弘誓願,力行六度四攝,自度度人,饒益有情,莊嚴國土。
(一)發菩提心
何謂「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經中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意即無上正等正覺之心。「發菩提心」是菩薩精神的最根本要求,對於修行大乘佛教至關重要。許多佛經對此都有要求。《大集經.虛空藏菩薩晶》中說:「菩提心是一切佛法根本,一切法住菩提心故,便得增長。」《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說:「欲修菩薩一切行願,先當發起菩提之心。」大乘佛教的修行者,為了利益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必須發心求證無上正等正覺。
《入法界品》是《華嚴經》的最後部分,可以說是整部經的結論;故事講的是一位名叫「善財」的凡童求道於五十三位善知識,並最終成佛的經歷,也就是關於眾生成佛的教誨。
善財童子在漫長的求道過程與歲月中,遇到了無數的考驗與挫折,但他從沒有退縮、從沒有躊躇或懈怠;一次也沒有動搖過信心,更沒有心存安逸的想法;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鞭策自己,鼓勵自己;驅使自己向前、再向前;為了求道,他一步一步地、百折不撓地完成了艱辛的求法旅程。在善財堅毅的求道態度中,給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其「不屈的意志」。
最初,善財童子由於家庭的不幸,以一個天真孩童的求知心出發,經文殊菩薩的指引,點示了人生的道路,發菩提心,立志造福人間,利益一切眾生。以此為宗旨,不辭千辛萬苦,不懼波濤風險,刀山敢上,火海敢闖,克服重重困難,前後參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識者。
於菩薩道上,應云何修?云何學?云何悟?云何證?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見,他從發菩提心起,經歷了一百一十城後,最終回到了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身邊,而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為行持的依歸;然十大願王導歸淨土,西方極樂世界為諸菩薩同修同證之歸宿。由此說明了菩薩道的修學,其關鍵即在於實踐;「修行」就是一個「信、解、行、證」的歷程。
善財童子這種懇切的、無疲無厭的求道精神,以及其不畏艱難、堅持不退的形象,給予我們很大的啟迪,常常使我們這些生活在現今世界的人感到慚愧與汗顏。
由此可見,簡單地說,「菩提心」就是「上求無上佛道,下化一切眾生」的心願。這既是菩薩精神最根本的內涵,也是大乘佛教信眾發起菩提心的兩個出發點。「上求無上佛道」,不是為自己求福報,而是為了證得佛教最高的智慧和精神境界;「下化一切眾生」,不僅是度化個別眾生或自己的親朋好友,而是要教化利益安樂所有的眾生。這兩個部分相輔相成,正好體現菩薩的「覺有情」的內涵,也最能體現出大乘佛教的菩薩精神。
(二)發四弘誓願
大乘佛教修行者在發菩提心時,還需發弘誓願,亦即立下廣大甚深的誓願,並依願修行。「發願」是大乘佛教修行的重要內容,可以堅固菩提心,達到調伏煩惱,不再懈怠的目的。佛經裏要求發的誓願有許多種,而且十方三世諸佛在因地修行時也都發過誓願,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等等,但最根本的就是要發《大智度論》中所說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證。」
1.眾生無邊誓願度,菩薩發願要度盡一切眾生,使尚未脫離苦海的一切有情眾生,早日離苦得樂,達到解脫的彼岸。在中國四大菩薩中的地藏菩薩,就是發了這樣的弘誓,在釋迦牟尼佛人滅之後,到將來彌勒降生之前,要解救一切眾生,甚至連地獄眾生也不例外,「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驚天動地的大誓願,真正體現出大乘佛教普度眾生的悲願。
2.煩惱無盡誓願斷,菩薩要發願斷盡一切煩惱。煩惱是眾苦的根本原因,要想遠離苦海,必須斷盡一切煩惱障礙。《華嚴經》說:「眾生沒在煩惱海,愚癡見濁甚可怖。」因此,只有發願斷盡所有煩惱,修行者才能得到根本的解脫。
3.法門無量誓願學,菩薩要遍知廣學所有的佛法教義。佛法廣博浩瀚,有八萬四千法門之多,都是佛陀針對眾生的各種煩惱隨機的說教。凡是發心學佛的菩薩,都要精進不懈地修學一切法門,求證無上正等正覺。
4.佛道無上誓願證,菩薩發誓一定要證得一切佛果,達到佛陀的圓滿境界。大乘行者不但自己要得到解脫,還要普度眾生,使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得到解脫。所以說,大乘佛教修行者是以成佛為最終目的與最高果位。
(三)廣行四攝和六度
大乘佛教的菩薩精神要求修行者大發菩提心,力行四弘誓願,以慈悲精神作為修行的根本,在佛教實踐中還要勤修四攝和六度。四攝,又稱為四攝事、四攝法、四事攝法等,是大乘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與一切眾生相處時應遵守的四種行為規範,四攝同時也是菩薩攝受眾生的四種方法,具體是指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六度,又稱六波羅蜜、六度無極、六到彼岸,意指使眾生由生死此岸度到涅槃彼岸的六種方法或途徑。六度具體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實際上,這是四攝的進一步擴展,是大乘佛教修行的主要內容。
大乘佛教認為,六度中已經包含了修行菩薩道的一切方法,也是菩薩一切品德、行為的總概括,所以又稱為「六度萬行」。
六度和四攝反映了大乘佛教「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菩薩精神,是修行的正道,總攝一切法門。大乘佛教非常重視修行四攝和六度,成為修行者日常修習最基本的綱要。
三、菩薩精神的現代意義
綜上所述,佛的教義、教理一點都不古老或過時,它所提倡的菩薩精神,對於當今社會仍有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因此,借鑒和宣導佛教菩薩精神,不僅有益於淨化人心,而且可以推動社會良好道德建設。而菩薩精神所體現的捨己為人、慈悲濟世、大公無私,更是醫治目前社會人際冷漠、自私自利的一劑良藥,可有助於形成互相關愛,關心社會,關懷大眾的良好道德風尚。
菩薩精神體現的布施利行,持戒守法,可以推動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的開展,從而減少鋪張浪費和社會腐敗,提倡廉潔自律,克己奉公,敬業奉獻,積極宣導社會的善良風俗。菩薩精神中包含敢於犧牲的大無畏氣概,以及勇猛精進、忍辱負重、百折不撓的人格魅力,有助於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對於社會教育和倫理感化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希望我們「愛民」、「護民」的議員們,都能仿傚佛教的菩薩精神,服務社會,利樂人群,為香港社會創造更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