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人生:人生無常 創造希望-寬運法師 香港西方寺住持
2016103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無常」是生命的真相與人生的真理。以佛法來說,沒有任何永恆不變的事物。
每當人們說到「無常」,往往就會向不好的方面去想,例如:世間上的天災人禍,社會裏的人事意外:父母親友的離世,朋友同事患上重病,甚至是絕症或種種的猝死等,還有很多意想不到或不可思議的離奇事情發生。對於這些,我們不期然地想到「無常」二字。可是,說到「無常」,好像所有的事物頓時都就變成灰色了,人生一下子就顯得傷悲與消極了。不了解佛法的人,因此就會說佛教徒都是悲觀主義者。
其實,「無常」是生命的真相與人生的真理。以佛法來說,沒有任何永恆不變的事物;世間社會種種的現象,都是短暫的、無常的;也就是說,都可以改變的、改善的;所謂「物極必反」當一種事物發展到極點時,就要走向反面,舊事物滅亡,新事物出現,這是宇宙發展的必然規律;「否極泰來」,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正如香港目前的社會狀況,必然會向好的、光明的方向發展;我們要對未來抱有信心與希望。
無常是生命的真相
在佛教裏,「無常」原是一個中性的詞語;「無常」說明了世間一切事物都處在生滅變化之中,時刻遷流不住,並無永恆不變的實體。正如《金剛經》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世間一切萬法,無一是常住不變的,因此說無常。
當初,佛陀就是因為感悟到人生無常,於是捨棄榮華富貴,出家修道;成道後,也是以「苦、空、無常、無我」的人生真相來開示眾生,所以原始佛教教團的成立,可以說,就是源於佛陀對「諸行無常」的體會。
佛陀時代,有一位婦女名叫喬達彌,她摯愛的兒子在出生幾天後就不幸離開人世;痛失愛子的她十分悲傷,抱著兒子的屍體,到處找尋讓兒子復活的方法。其中,有人告訴喬達彌,有一位智者佛陀,或許有治療死亡的方法。於是她來到佛陀的住處,向佛陀訴說她心中的悲痛;佛陀告訴喬達彌:「只要妳能用從來沒有死過人的人家的火,把香燃點著,帶來見我,我便能幫助妳。」喬達彌心想:只是點個香,這很容易啊!於是就喜出望外地趕緊拿著香到城中,挨家挨戶的去尋找從來沒有死過人的人家的火。然而,每一家都告訴她:「我很願意幫助妳,為妳點香。但很抱歉!我家有死過人。」經過了連番的找尋、無數次的失敗與失望,喬達彌終於了解到「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無常是世間的真理」,因而停止悲傷,追隨佛陀出家修行,終而契入不生不滅的真常之道。
其實,不用等到死亡,「無常」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命中來來去去的人、事、物,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無不是「無常」;如果我們過度執著一件事物時,就會習慣性地誤以為這事物是常的,因此,當失去它的時候,就會無法接受,就會感到非常痛苦。這就是因為不知「無常」的緣故。
我們應如何去看待、應對「無常」?
那麼,既然人生是無常的,所謂「晨所睹見,夜則不現」;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如何去應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這則《出曜經》中的故事:一天,阿難尊者清晨進城乞食,看見一男子歌舞自娛,其樂無比,乞食完畢出城之際,卻見眾人抬屍送行,亡者赫然就是早上見到的這名男子。阿難深受震撼,以為此事太過奇特了,於是特地前來恭請世尊開示。沒想到佛陀的回答竟然是:人命危脆,有生皆必死,無常乃是世間定律,所以,才看見還好好的人,一會兒後即往生了,並不奇特呀;每過一天,居然還能健在,這才真是奇蹟!這個故事,就是「晨所睹見,夜則不現」典故的出處。
確實如此啊!這個有生必死的道理,豈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嗎?每天的電視、報紙不都充斥著這類的新聞報道嗎?可是我們每每在聽說某人因癌症去世、因車禍意外死,甚至某某高官下台,就會大嚇一跳;甚至是自己年邁的長輩、親友,久臥病榻,臨終徘徊之際,仍是惶然不知所措。
我們可以看到,現實生活中,人們所樂愛及追求的,沒有一樣能逃離無常的腐蝕。生命也是如此。但是,雖然知道歸知道,卻好像以為「無常」只會發生在他人身上,而從來沒有正視過屬於自己生命中的無常;從沒把它放入自己的人生、生活中,作為人生思考、生活規劃的要素。原因就是沒有看清無常的本質,於是很容易便將生命建構在「財、色、名、食、睡」五欲之上,生活在永無止盡的大夢之中;更從未針對「生死大事」的關鍵問題,尋求任何解答,或進行救根治本的努力!
生滅身中 有不生滅性
佛在世時,有一位國王名叫波斯匿,聽到佛說,人的生滅身中有不生滅性,心中十分疑惑,所以請佛開示,佛就問:「大王,你現在多大歲數了?」波斯匿王回答:「六十二歲了。」佛再問:「大王,你從出生至今,見過幾次恆河水?」王言:「見過兩次。我三歲時,母親帶我去拜耆婆天時看過一次,最近又看了一次。」佛又問:「大王,你三歲看恆河的心,和六十二歲看恆河的心是一個?還是兩個?」波斯匿王回答道:「我這念能見的心,當然是一個,從來沒有改變過。」佛陀就告訴波斯匿王:「會變的色身,並不是真正的自己;這個不會隨年紀改變的,才是你的真心,才是真正的自己。」
念頭會來來去去,人也會漸漸衰老,外在環境一直在改變,但是我們能知的這念心,從來沒有變過,白天存在、晚上存在,生病時存在、年青時存在,老了還是存在,所以在這生滅身中有不生不滅性。如果我們能在生滅無常的境界中,體會到這念不隨因緣變化、不生不滅的心,就是我們的常住真心、我們的真生命,也就真正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如此生命就是無窮盡的,人生就有無盡的希望。
佛經智慧 導正社會 淨化人心
現時香港社會種種不和、矛盾、衝突、鬥爭等問題的產生,究其原因皆由人心日漸變質、變壞所引致,如《佛說孛經鈔》中所說「天下有四種自壞之事」:
第一、樹上的花果太繁多了,會還自折其枝。
第二、毒蛇口中含毒,反戕害自己的身軀。
第三、國家輔相不賢,反害及國家。
第四、人不做善事,死後就會墮入地獄。
這四件事說明,一切事物都是先從自身壞起,雖然外在有許多的壓力、矛盾或衝擊,但是如果它的內在沒有改變,也就不會繼續惡化;比如一個水果的腐爛,往往都是由它的中心開始發展出來;一個人行惡的情況,其實也是一樣,所以經上說:「惡從心生,反以自賊;如鐵生垢,銷毀其形。」不過,更重要的是:「善從心起,自福其身;如珠現光,還照珠體。」所以「君子尚反己,而不怨天尤人」。如在今天社會裡,能時刻覺察、反省自己的過失,就是一個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奉公守法的好公民。
善用無常 於無常中見生命的希望
因世間無常,福禍難測,順遂頃刻變成困逆,固然是無常;禍厄隨時轉化為幸福,也是無常;因此,無常不是消極的。無常正好說明了:好的會變壞,壞的也可能變好。現時社會時局雖然混亂不安,全體市民如能同心協力,自然會創造出繁榮與和諧;貧窮、失意的人,只要認真努力工作,經營,也有致富豐足的可能與機會。人事不順利,只要肯與人為善,廣結善緣,自然能羸得友誼。做事遇到挫折,只要勇往直前,毫不畏懼,逆境終將會突破。
無常對人生具有激勵的意義,因為世事無常,才能使我們脫離不滿的現象;因為世事無常,所以我們才能得以體會法性的真實平等;因為世事無常,才能使我們不會被世俗邪說所迷惑;尤其是修學佛法的人,因為有「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的無常觀,所以容易生起出離心,精進不懈,修行佛道。
佛陀在《四十二章經》中告誡弟子,人命在呼吸間,從這句話當中,我們應當體悟無常的真義。因此,真正明白、透達無常真相的人,就會在無常的幻境之中,運用因緣法,積極地創造、建立善的緣起,改變自己的生命,並利用這短暫的生命自利利他,覺悟有情、啟發大眾的善根,修福修慧,廣行六度,使大眾遠離虛妄與痛苦,乃至契悟這念常住不滅的真心。如此,雖是無常隨身,卻是運用無常的最佳良方。乃至由此而創造出光明的未來、幸福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