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登太空險震碎五臟六腑 楊利偉:以為會死

201611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當年乘搭神舟五號首登太空時,楊利偉直言升空期間的共振讓他一度以為會就此喪命。(資料圖片)
所有天文愛好者都羨慕太空人能夠乘火箭、登月球、漫步太空,但實際上想要衝出地球,踏足神秘又浩瀚的太空,不僅要經過艱苦訓練,還得隨時有犧牲的心理準備。正如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13年前坐在神舟五號獨自孤身踏足太空時,置身顛簸的船艙內時,讓他痛苦的感覺愈加強烈,五臟六腑像碎了一樣,甚至以為自己會就此命喪。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時,楊利偉乘搭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成為首登太空的中國人,也完成了中國火箭載人升空的使命,為中國航天歷史寫下新的一頁。
雖然只是「太空一日遊」,但對楊利偉而言可說是經歷了生死一刻。楊憶述當日「飛天」一刻,全身用力,肌肉緊張,「整個人收得像一塊鐵」;隨着火箭逐漸加速,其身體負荷的壓力也愈來愈大,直到火箭上升至30、40公里時,火箭和飛船開始急劇抖動,產生共振。
據悉,人體對10赫茲以下的低頻振動非常敏感,它會讓人的內臟產生共振,而這個新的振動疊加在大約6G的一個負荷上。在26秒的共振中,楊利偉感到的痛苦感覺愈來愈強烈,「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覺得自己快不行了」。
在完成登陸太空後,安全返回地球的楊利偉詳細報告和描述了「生死26秒」的過程。經研究後,航天工作人員了解到,飛船的共振主要來自火箭的振動,隨後透過改進技術將問題解決,而之後的神舟六號已得到改善,到了神州七號時,航天員幾乎都感覺不到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