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植樹造林」 華科學家南海種珊瑚

201710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科學家在海底種珊瑚。(網上圖片)
目前全世界超過三分之一的珊瑚礁嚴重退化,而南海擁有全球2.57%的珊瑚礁資源,位居世界第8。為保護南海的珊瑚礁資源,中國科學家團隊早年以「植樹造林」的方式,在南海海底播種,種植珊瑚礁,經多年努力後已初見成效,在南海成功種植約10萬平方米的珊瑚,去年底播珊瑚斷枝的成活率約75%。
中國科學院科學家黃暉自2009年帶領團隊,到南海海底繁殖和培育珊瑚。黃指出,海底種植珊瑚的方式,類似在陸上植樹造林,先培育幼苗,等到苗圃中幼苗長成小樹,再移植到要種的地方,而且會選擇優先種植生長快的品種,再培育耐受性強的品種。
由於珊瑚可進行無性和有性繁殖,研究人員透過採集珊瑚的受精卵,對10多種珊瑚開展有性繁殖的人工培育;另一方面,科學家亦以無性繁殖方式人工培育珊瑚。他們將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斷枝,經過培育再附着到預定海域的人工礁體上。
科學家又會海底釘上架子,上面吊繩,再把珊瑚綁在繩上,形成珊瑚樹,或拉網做浮床,把珊瑚種在浮床上,製成珊瑚的「苗圃」。黃暉表示︰「因為珊瑚『幼苗』太小了,直接種在海床上會受到沉積物、水流對海床沖刷等各方面干擾,我們要等珊瑚長大之後,再移植到海床上去。」
不過黃暉指出,在海底種植珊瑚有很多困難,例如要考慮如何不被人力和颱風破壞;另水下作業工作量大,而且成本高,科學家要設法降低人力物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