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爆相對「震憾」論 編譯者:使人不悅

201806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愛因斯坦曾批評種族主義,惟其遊記中的說話顯然與其公開言論形成反差。(網上黑白圖片)
對於愛因斯坦在遊記中驚現涉及歧視的言論,負責翻譯的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愛因斯坦論文項目高級編輯羅森克蘭茲(Ze’ev Rosenkranz)表示,他在閱讀該些內容後感到非常驚訝,因為跟愛因斯坦抱有偉大人道主義的形象有些不同,他曾經聲稱種族主義是「白種人弊病」,但這些內容顯然與他的公開言論形成反差。
羅森克蘭茲認為,該些都是「毫無防備的言詞」,因為愛因斯坦從沒打算要出版自己的日記,他也坦言其中很多評論會使人感到不悅,尤其是愛因斯坦關於中國人的言論。而愛因斯坦在日記也形容錫蘭(即斯里蘭卡)的科倫坡,「生活環境非常骯髒,地面傳出惡臭」,「人們不大工作,需求也很少。是個單純的經濟循環。」
羅森克蘭茲又指,愛因斯坦曾被視為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聯合國難民署還曾在活動中使用愛因斯坦的形象,並配以標語「難民為其新國度帶來的不僅僅是財產。愛因斯坦也是一名難民。」而這樣一個人,也可能曾寫過「仇外」言論。他強調,更加全面地研究愛因斯坦非常重要。他認為,在面對他人時,連愛因斯坦有時都難以認識自己,而當今世界,仇外情緒仍在世界多地盛行,研究這一問題更具有現實意義。
德國新聞電視台周三(13日)報道,愛因斯坦的旅行日記從一個側面說明,當時種族主義在歐洲的確非常普遍,即便一名猶太裔大科學家也會深受其害。不過該台也指,人們也不能根據今天的政治正確標準來衡量一百年前的評論。德國《明鏡周刊》認為,愛因斯坦對中國人的結論總體上「令人遺憾」。但也有網民為其辯護,稱愛因斯坦只是他那個時代的孩子,其言論不該被過分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