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鬥?革命?紅衞兵?究竟文革是甚麼
近日社會因為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引起一連串風波,討論氣氛熱烈,民間發起的示威活動此起彼落。社會氛圍緊張紛亂,甚至人身安全都難以保證。不少學者、政客等,都形容現時情況是「民鬥民」,有如文化大革命時期般,到處到是文革式批鬥。「文革式」、「批鬥」、「紅衞兵」等詞語廣為流傳沿用,但當中的歷史意義真的被復原嗎﹖
所謂「文革式批鬥」一詞,可以追溯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 這場政治運動被稱為「十年浩劫」,由時任共產黨主席毛澤東發動,成千上萬的紅衞兵在中國進行全方位針對走資派的階級鬥爭。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毛澤東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號召向黨、政、軍、文等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猛烈開火,同時為文革確定了一套理論、路線和方針,指當時學術界、教育界、新聞界、文藝界、出版界等文化領域的領導權,都不在無產階級手裏,故號召並批判、清洗黨政軍、文化界裏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通知》標誌着文化大革命正式爆發,展開持續十年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成立全國第一個紅衞兵組織,各地學生群情洶湧,紛公開批判自己的校長。毛澤東發表《炮打司令部 - 我的一張大字報》,炮轟「某些領導同志,卻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動的資產階級立場上」,又指這些人「自以為得意,長資產階級的威風,滅無產階級的志氣」,為紅衞兵打了一支強心針。同年8月毛澤東更在天安門廣場首度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紅衞兵,估計有1100萬人。
近年不時聽到「批鬥」二字,大至政治議題,小至交通工具上的關愛座,都與「批鬥」拉上關係。其實「批鬥」,是對不同意見提出批評,而且帶有嚴重暴力和破壞性,通常以團體形式進行。文革時期一眾崇拜毛主席的紅衞兵在全國展開階級鬥爭,鼓動全國群眾進行批鬥。「紅衞兵」主要是由當時的高中生組成,以誓死保衞無產階級為目標。當時的批鬥主要是將批鬥對象帶到群眾面前,不斷用侮辱、暴力去令人屈服。「反革命」、「反修正主義」、「叛徒」、「黑幫分子」,都是紅衞兵要整頓的對象。當中最常見的批鬥大會、遊街是要令「階級敵人」受辱,身心摧殘。紅衞兵會在他們頸上掛上十幾公斤的大木牌,寫上罪名,再用鐵絲掛在他們脖子上。
批鬥的成效是希望可以打壓個人政治言論自由,透過群眾暴力令被批鬥者改變思想。文革史專家余汝信表示,批鬥即批判和鬥爭,文革時主要打擊知識分子和資產階級,當時會召開大會,紅衞兵會站在被批鬥的對象身後,按低他的頭,反綁其雙手再拉起,便會彎腰呈現一個噴氣式的姿勢,更持續要站在台上。陰陽頭也因此成為批鬥時常用的手段。一般是剃一邊留一邊,剃光左邊、留下右邊頭髮。因學術權威、老師、地主、富農、反革命、右派,一切「牛鬼蛇神」都被歸為右派分子,無論肉體上還是精神上,都身受其害。有的會為被批鬥的對象戴上長圓錐形的高帽,受群眾鄙視。
紅衞兵以毛主席思想作主導,有統一思維去進行批鬥走資派,甚至自己的父母、宗教,以「破四舊」的名義破壞文物古蹟,焚燒書籍、字畫,破除舊思想和傳統。同時告密、抄家、毆打、虐待知識分子和剝削階級官僚、地主,知識分子和資產階級被抄家時,被勒令跪在磚頭瓦片上反省。大量受害者受虐致死,更有人寧願自殺。
1968年12月毛澤東下達「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指示,大規模上山下鄉運動開始,超過1600萬名知識青年從城市前往農村,批鬥屠殺「黑五類」。文革死亡人數估計有千萬人,這場史無前例的群眾運動,導致中國陷入十年動亂,嚴重打擊社會及經濟基礎。
至1976年9月9日毛澤東死亡,10月6日「四人幫」(江青、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被逮捕,文革才算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