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空氣包住的光? 球狀閃電成因眾說紛紜
2019070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球狀閃電(箭咀示)會貼近地面移動。(互聯網)
自古以來,不斷有人聲稱目睹球狀閃電。有人認為它與黑洞甚至外星人有關。各國科學家對球狀閃電的成因一直眾說紛紜,部分專家只視它為都市傳說。最近俄羅斯科學院的專家提出新理論,認為球狀閃電不是真正閃電,只是由一層球狀薄空氣包住的光。
球狀閃電直徑約為20至50厘米,多在雷雨天氣下出現,會於幾秒至幾分鐘內消失。它在接近地面的位置移動,有時爆炸及發出硫磺或燒焦味。球狀閃電能穿過門窗縫隙,但移動時不會令周圍的物品起火。相傳一個球狀閃電爆炸的威力等同10公斤黃色炸藥。
早於1638年,英格蘭一間教堂報稱因受球狀閃電侵襲而起火,多人死亡;球狀閃電亦被視為1908年俄羅斯通古斯大爆炸的元兇。到了1989年,有報道指中國湖南省有「球雷」入室飛舞,導致3人喪生。上述事件令很多人視球狀閃電為不祥之物。
俄羅斯科學院專家托爾奇金(Vladimir Torchigin)近日嘗試解答這謎團,他認為球狀閃電根本是光子在自己製造的氣泡內反彈而形成,任何粒子吸收及發出電磁輻射時,都產生一種反衝力;而閃電溢出的光是一種電磁輻射,它能令空氣粒子因反衝力而抖動。
另外,中國蘭州西北師範大學團隊2012年在青海省繪製輻射地圖時,錄得的光譜被視為球狀閃電的首個科學紀錄。他們發現球狀閃電包含鐵、矽、鈣,與土壤主要成分相同。這或證明球狀閃電可能是擊中地面的普通閃電,期間熱量將土壤的二氧化矽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