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質量黑洞吞噬星體 天文學家實時見證

2020101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黑洞强力拉扯星體(左圖),然後將之吞噬(右圖)。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周一(12日)發表最新研究,表示有天文學家透過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台(ESO)望遠鏡,觀測到距離地球2億1500萬光年外,有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並吞噬一個有太陽般大小的星體之奇觀,ESO同日發布過程片段。
當星體太接近超大質量黑洞,就會受黑洞引力影響而遭撕成物質流及吸向黑洞,這個過程稱為「麵條化」(spaghettification)期間會發出明亮耀斑。團隊去年發現這個名為「AT2019qiz」耀斑後,利用不同望遠鏡和儀器觀測逾6個月,實時追蹤星體遭質量是太陽的100多萬倍的黑洞吞噬約一半的過程。
研究主要作者、英國伯明翰大學講師及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研究員尼科爾(Matt Nicholl)表示,這種星潮汐破壞現象(tidal disruption event,TDE)罕見及難以研究,因黑洞吞噬恒星時釋放出的能量會形成阻礙觀測的塵埃雲。今次是此類耀斑有史以來最接近地球的一次,亦是研究人員第一次證實恒星被黑洞吞噬時的明亮耀斑,與從恒星中流出的物質之間的直接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