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中餐館綜合症」抹黑中餐 名廚要求正名

202001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餐因含味精量較多,而衍生出「中國餐館綜合症」(上圖)一詞。
意指「中味精毒」的「中國餐館綜合症」,早在1968年就被寫入《韋氏辭典》,成為美國文化中對中餐的刻板負面定義。日本老牌味精公司味之素及亞裔名廚近日在社交媒體,發起#RedefineCRS(重新定義中國餐館綜合症)運動,希望改變這種過時的錯誤固有觀念。《韋氏辭典》周二(14日)回應,指稱從未收到過此類投訴,將重新審視該詞定義及作出修訂。
中國餐館綜合症被用以描述食用味精後,身體出現的頭暈心悸等不適症狀;但並無確實科學佐證。在美國紐約開設餐館的台裔美籍大廚黃頤銘認為,「中國餐館綜合症」一詞不但將中餐污名化,背後更是針對亞洲人的種族主義作祟。黃頤銘希望能更新該詞定義,改變美國人對中餐的偏見態度。
味精(MSG)被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認可為安全的食品添加劑,它來自穀胺酸,是一種常見的氨基酸或蛋白質構成成分,常見於番茄及母乳等食物,並非只存在於中餐,「未有嚴格和現實的科學證據證明綜合症徵狀與味精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