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袁國勇支持病毒命名保留「SARS」

2020030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新冠病毒在多國引起疫情;袁國勇(小圖)等學者討論有關病毒的命名。
新冠病毒的命名爭議持續,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12名學者,周四(5日)在醫學期刊《刺針》發文,支持將新冠病毒命名為「SARS-CoV-2」,認為保留「SARS」在命名中有助保持公眾警惕,不會影響出現疫情國家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冠狀病毒小組於上月11日,建議將新冠病毒命名為「SARS-CoV-2」,在網上發布手稿後引起極大爭議。高福等7名中國學者同月18日在《刺針》發文,建議將病毒名稱改為「HCoV-19」(人類冠狀病毒2019),理由是病毒名中含SARS字眼會令人困惑,且病毒名與疾病名「COVID-2019」不一致,可能對經濟和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但袁國勇等學者發出名為《SARS-CoV-2是新冠病毒恰當的名稱》(SARS-CoV-2 is an appropriate name for the new coronavirus)的公開信,指出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的命名原則主要基於病毒之間的種系關係和分類學,認為此命名不會影響出現疫情國家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信中指出,由於目前對新冠病毒的跨物種傳播仍未夠了解,也未建立阻止這種人畜共患病傳播的有效方法,故SARS相關冠狀病毒可能會繼續出現。學者認為,在病毒命名中保留SARS字眼能讓公眾保持警惕,並在出現新病毒時迅速作出反應;若新冠病毒大幅減弱為一種新的低致病性或非致病性病毒,則這種減弱後的病毒分離株可稱為低致病性人類冠狀病毒,例如「LPH-CoV」。
《新冠肺炎》專頁: https://hk.on.cc/fea/wh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