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團隊證實 月球背面幔源物質含橄欖石

201905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嫦娥四號團隊證實月球背面含橄欖石。圖為嫦娥四號在月球執行任務時的相片。(中新社圖片)
中國登月探測器「嫦娥四號」今年1月在月球背面着陸,英國《自然》雜誌周三(15日)發布了該月球探測任務一項重大發現。嫦娥四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副台長李春來率領團隊,利用就位光譜探測數據,發現月球背面南極存在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等深部物質,為此前科學界對月幔富含橄欖石的推論提供論證。
內地媒體報道,研究小組將探測器降落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SPA),該盆地同時擁有太陽系已知其中一個最大的隕石坑。研究人員通過光譜數據,發現該領域月壤光譜的吸收特徵,與月球正面月海玄武岩質月壤光譜的吸收特徵差別明顯。報道指,該月壤物質中含有相對較多的橄欖石,其次為低鈣輝石等,相關礦物組合或源於月幔的深部物質。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物質為艾特肯盆地被流星撞擊時所噴射出來的。李春來接受法新社訪問表示,研究結果為月球岩漿海理論提供支持,並證明岩漿海假說可以用來描述月球的早期進化史。據了解,月球岩漿海是指大撞擊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因而假設原始月球是與天體忒亞(Theia)相撞後,完全熔化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