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蝗災或侵襲內地 專家料6月進入高風險期

202004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生物防治中被綠殭菌侵染的蝗蟲。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內地迎來第二波非洲蝗災,其中上海海關已在進口貨物中發現蝗蟲。內媒報道,此次非洲蝗蟲數量約為第一波的20倍;專家預測,今年6月份,可能進入蝗災高風險期。
內媒報道,目前蝗災受災地區主要為東非五國,已致非洲2000萬人陷入困境。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表示,一頭雌蝗蟲,一生可以產下200至300粒卵,若全部成活,意味每一代蝗蟲會增加100倍以上,而實際上成活率未必有這麼高,所以只估計20倍是可能的。
他分析蝗蟲遷徙路線,一是北線,從印度河流域沿青藏高原邊緣往南,到達緬甸等地,隨後看季風的情況,有可能進入中國雲南、廣西甚至廣東等地。二是南線,在印度洋發源的東亞季風,在紅海南段、非洲之角與西風帶的氣流匯合,最終直達雲南。以上情況極可能在今年6月出現。
至於如何應對,他介紹當蝗蟲密度過高時,可採用化學防治,如噴殺蟲劑;密度低時,可使用生物防治,如生物藥劑、或讓蝗蟲生病。而放出鳥類、青蛙、雞鴨等動物捕食蝗蟲,可在小範圍內使用。
他指出,全球暖化是非洲蝗蟲爆發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非洲草原的樹林被大規模砍伐,破壞生態系統。他認為,防治蝗蟲的根本是生態平衡,但非洲用化學殺蟲的同時,亦殺死蝗蟲的天敵,破壞生態系統,形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