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仙區逾100毫米降雨量 專家稱無助水庫蓄水

202104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高雄降雨。
台灣近期降雨量減少,水庫蓄水量不足,農地灌溉用水不足,民眾用水困難。台灣中央氣象局預測,周日(25日)至周一(26日)兩日受華南雲雨區東移影響,全台有短暫落雨,但仍以北部、東半部為主。其中高雄市甲仙區上周六(24日)錄得逾100毫米的降雨量。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張承傳指,到周四(29日)鋒面南下,雨勢將比近日更加明顯,中部以北及中南部山區均有降雨機率。連續幾天的午後局部降雨及鋒面過境,有氣象專家分析,雖然可望濕潤部分乾涸的水庫,但降雨量離「紓解旱象」的目標還差很遠,後續還得仰賴5、6月梅雨季的降雨量。
南水局副局長鄒漢貴周日回應稱,高雄雖有降雨,但距離攔河堰集水區有數十公里,且大地乾涸已久,都已被大地吸附,期待降雨持續或在集水區降雨,才有助於高屏溪攔河堰川流量的增加。高雄市政府另持續鑿井工程,加速開鑿抗旱水井共有60口,供水情況可望至6月底有改善。
台降雨量不足,屏東恆春鎮日有農民發現水稻出現「白穗」現象,即水稻在生長期間,終止發育,莖稈組織中無法繼續輸送水分和養分到穗部,最終導致減產。有農民表示,今年出現前所未見的災損,因短暫強風和長期乾燥衝擊,稻穗無法授粉,目前已向立委陳述情況。
另外,台水利署周日表示,台灣受華南雨區東移影響,北部地區、中南部地區均有局部短暫雨,因此清晨立即啟動石門、寶二、永和山、明德、曾文、等14地的人工增雨作業,盼增加雨量集中在水庫集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