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天降橫財還是天降橫禍-陳競立

201412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當面對滿地鈔票時,多少人能抵受得住誘惑呢?答案不言而喻,大多數人不會無動於衷。所以,前天大批途人哄搶解款車跌出路面的鈔票,是人性的本能反應,沒有甚麼好大驚小怪的,儘管這種人性是醜陋的。
香港人經常嘲笑內地同胞哄搶貨車跌下來的貨物,桔子、活魚、大閘蟹甚至生豬等等,見甚麼搶甚麼,原來是五十步笑一百步,香港人哄搶鈔票並不比內地同胞哄搶貨物高尚多少,大家的基因都是一樣的。爛果報刻意強調今次有內地人加入哄搶鈔票,無非為了製造仇內情緒,挑起中港矛盾,用心險惡。君不見外國人同樣不肯執輸,有洋漢執完又執哩。現在的問題是,拾遺不報可能觸犯盜竊罪,天降橫財隨時變成天降橫禍,這值得嗎?正如許仕仁一樣,為了滿足貪念,享受奢華生活,住豪宅,坐豪車,看歌劇,吃魚子醬,結果不僅破產收場,而且身陷囹圄,真可謂聰明反被聰明誤。
中國人一直在爭論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其實,人性亦善亦惡,無善無不善,端視人們如何看待和理解。花花世界充滿各種誘惑,僅靠本身的自律是不夠的,必須在制度和法律上加以約束,才能使人們抑制貪念。內地之所以無官不貪,就是因為制度和法律缺失,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腐只能治標不能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