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姚松炎敗在離地-宋立功 學術統籌

201803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立法會補選與換屆改選的遊戲規則大相逕庭,分別是單議席單票制與比例代表制,選舉工程的部署自然要有所不同及具針對性,否則會影響選情。姚松炎敗選九西就是典型案例,值得深入分析。
一個地區議席的補選,等同泛民與建制兩大陣營對決,任何一方必須取得接近總票數的五成才能勝出,這與正常換屆選舉涉及多個議席只需取得一至兩成選票不同。姚松炎從一開始就採用錯誤策略,用比例代表制之下的動員手法,結果捉錯用神。姚松炎的助選團隊依靠網上與社交媒體做宣傳及動員,落區時則用單車巡遊拉票,期望以新穎的流動式游走於不同小區吸引居民注目以收宣傳之效。
泛民政黨做地區工作最耍家的要數民主黨及民協。在公屋點擺街站,地區樁腳協助洗樓,與居民握手,讓街坊認得你、知道你的真實存在非常重要,基層市民及老人家特別重視面對面的接觸所帶來的親切感。但姚松炎未有採納,反而有所抗拒。票站調查正正反映在公屋區鄭泳舜得票遠高於姚松炎,就是上佳明證。
姚松炎落敗後承認空降九西,不熟悉地區直選動員,在區內又沒有業績可尋,對基層市民及老人家而言,他的形象模糊,結果與鄭泳舜這位地區工作老手對碰,姚被評為「贏了中產輸了基層」,偏偏九西屬於多基層及老人家的地區。未來九西還有一次補選,姚松炎的個案,成敗得失應為參選人帶來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