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何必填海造島-程萬里 傳媒人

2018101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林鄭第二份施政報告發表至今,民間罵聲愈演愈烈,民望更創下新低,當中最受爭議的「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成為眾矢之的。林鄭欲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兩階段填海,建造多個合共約一千七百公頃的人工島,預計需時十四年,費用更是天文數字,有指是五、六千億元,也有指逾萬億。不論如何,填海造島費時失事,隨時將香港儲備一鋪清袋,猶如財政無底洞,根本不切實際。
本來,填海並非洪水猛獸,過去香港不少土地也是填海得來,問題是,興建人工島比一般填海工程複雜得多,而且安全成疑。面對超強颱風山竹來襲,本港沿岸水位急升數米,巨浪達十樓八樓般高,多個地區淪為澤國,人工島是否抵擋得了?與其「逆天而行」,何不改為傳統的連接陸地填海?
當然,以港府逢基建必延誤超支的往績觀之,十四年根本不足以填海造地,隨時二十年都未見蹤影,一萬億元都不夠花,何況遠水不能救近火,期間的住屋需求怎麼解決?
正如有人指出,香港毋須捨易取難,搞甚麼「明日大嶼」,只需向中央求助,在大灣區近高鐵站的地點租地或買地建成「今日香港城」,已可解決土地不足問題。這絕非天方夜譚,隨着粵港澳大灣區不斷發展,高鐵網又延至香港,一切都變成有可能。最重要的是,向內地買地租地可即時動工,較爭議不斷的填海造島肯定快得多,成本也低得多,端視乎港府有沒有「think outside the box」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