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觀察:黑心油殺入校園 道德良心無底線

2018111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內地黑心食品近年頻頻殺入校園,毒害學童,連教育這一最後的社會道德良心防線也已失守,繼生蟲大米和過期食品後,山東威海一小學日前又被爆出用可致癌的「黑心油」煮食學生營養餐。
據報道,威海市環翠區溫泉學校的學生家長,近日在學校食堂發現一個面盆底部殘留黑色油渣,懷疑食用油質量有問題,惟當地監管部門前往調查時,證據已被校方銷毀,當局調查後排除是坑渠油,但就證實是重複使用的「萬年油」。目前已責令校長停職接受調查,當地亦全面開展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
自今年秋季開學以來,內地部分省市就連續發生學生劣質營養餐和學生食物中毒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其中安徽蕪湖先後有三間幼稚園被爆出學童吃生蟲大米、臭雞腿、過期紫菜等變質食品,導致有小朋友中毒,上海一所收費高昂的國際學校則被揭給學童提供變質和過期食品。
內地校園食品安全年年抓,制度不可謂不完善,通知不可謂不具體,各地監督檢查不可謂不頻繁,就在上月底,國務院還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深入開展包括食品等校園安全隱患大排查,但仍難以阻止黑心食品進入校園,原因只有一個,學校和監管部門嚴重失職。
雖然學校食堂基本外包第三方經營,但無論學校還是監管部門,只要稍微用點心,加強對供應商的監管,完善食材的招標採購和驗收環節,問題食品就不可能堂而皇之地進入學校食堂。也可以借鑑國外對校園食品安全監管經驗,例如日本要求學校每頓午餐都要留樣,並保存兩周備查,每年要接受第三方機構徹查以及不定期抽查。
事實上,教育部早就要求全國學校推行陪餐制,嚴格落實校長、教師陪餐制度。但很多地方實際上並沒有落實,一些學校的校長、教師餐食,也明顯好過學生。眾所周知,中國學生人數眾多,幾乎每天有上億的中小學生在學校就餐,而與一般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兒童正處於長身體的年齡,對食品品質要求更高,監管部門可謂責任重大。只不過,這些年來,內地規管食品安全出台的條文愈來愈多、愈來愈嚴,機構也愈來愈多,領導人發表的講話也愈來愈嚴厲,但黑心食品依然愈演愈烈。歸根究柢,校園問題食品出現並非偶然,而是社會道德淪落的必然現象。
從毒奶粉、毒疫苗到校園黑心食品,學童在成長路上遇到一個又一個傷害,中國傳統教育強調「一切為了孩子」,實際卻變成「一切為了坑孩子」,不得不說是全社會的悲哀。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教育是社會的良心,而安全是教育的底線,沒有安全感,何來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