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官僚怠慢忘身 難怪民望插水-文武生 評論員

2018111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林鄭月娥號稱「好打得」,剛擔任特首時更揚言會以新方式、新手法施政,改善民生、推動民主、接近民心。如今將近一年半過去了,她有沒有兌現自己的施政承諾?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她不是「好打得」,而是「好吹得」。
最新民意調查顯示,林鄭月娥管治團隊民望全線下跌,大部分問責官員的評分均創下新低,部分支持率淨值更已淪為負數。其中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評分跌幅最大,支持率成為三司之中的包尾大幡。
群眾眼睛是雪亮的,現屆政府施政成績如何,上述民調已提供答案。遠的不說,從最近接二連三的醜聞和爭議事件中,就知道港府施政是何等混亂。鐵路工程偷工減料、風災善後工作慢條斯理、港珠澳大橋交通混亂、「明日大嶼」計劃備受非議等等,無不顯示官僚無能、失職、不負責任。特別是「明日大嶼」計劃引發激烈反彈,足證港府決策馬虎,添煩添亂。
港府對房屋問題束手無策,不得不打填海造地的主意,本來無可厚非,卻因為閉門造車,草率推出,以致漏洞百出,備受質疑。過去香港主要靠填海增加土地供應和解決房屋問題,如今填海反而被視為洪水猛獸,以致寸步難行,反對派為反而反固然是主要原因,而港府基建工程劣迹斑斑,不是延誤,就是超支,更是令人信心盡失。實際上,只要認真規劃,科學論證,公開數據,徵求民意,「明日大嶼」未必不可行,市民也未必會反對,奈何港府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再好的計劃也只能淪為空中樓閣。
至於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引發種種問題,更是將官僚的無能暴露無遺。由於港府安排不周,應變不力,加上三地政府各自為政,缺乏溝通,導致大橋出現人流擁堵、乘車困難等亂象,旅客苦不堪言,東涌居民怨聲載道,不僅加劇兩地矛盾,而且令世紀工程蒙污。
如果港府只是處理經濟民生不力,還可以推說是能力有限,但有法不依,執法不公,已不僅僅是能力的問題。林鄭提倡「大和解」,加上執掌律政司的鄭若驊一上場就鬧出僭建醜聞,為了討好反對派,不惜犧牲法治進行政治交易,於是便上演了連串放生鬧劇,佔中案拖拖拉拉,政治黑金案一筆勾銷,暴力示威者獲包庇,連黎智英辱罵及恐嚇東方記者案也不了了之。反而負責執法的警員動輒得咎,有的甚至鋃鐺入獄,這是何等諷刺,又是何等荒謬。司法機構充當反中亂港勢力保護傘,美其名曰「大和解」,殊不知這根本是自毀法治根基,更是自我暴露。鄭若驊民望「墊司底」,豈是無因。
鄧小平曾指出:「英國人做得到的,中國人也能做到,而且比英國人做得更好。」事實證明,鄧公高估了港產官僚的智慧和能力,英國人做得到的,他們根本做不到。回歸前殖民政府掌控所有政策的制訂,本地公務員僅負責執行,即使是陳方安生及曾蔭權等由英國人一手培植的高級餘孽,也只懂得唯唯諾諾而已。回歸後實行港人治港,由港產官僚負責制訂並執行政策,頓時手足無措,方寸大亂。加上部分港英餘孽和無間道身在漢營心在曹,對中央政策陽奉陰違,對港府施政明抗暗阻,更是導致亂象叢生。
古人說:「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香港問題千頭萬緒,深層次矛盾不斷惡化,既有外因,也有內因,歸根究柢主要還是內因作祟。港府管治無能,施政混亂,導致悲情處處,民怨沸騰,令港獨病毒不斷蔓延,也令外部勢力有機可乘,正是「怠慢忘身,禍災乃作」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