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那些年 我們看過的教育電視-陳曼琪 律師

2019041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審計署近日發表報告,指教育電視的製作成本持續上升,但收看相關節目的人數卻不斷下降,不符合公共資源衡工量值的使用原則。回顧教育電視,可算得上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是陪伴着兩三代人成長的教學資源。不過,在現今資訊爆炸的年代,仍以電視廣播媒體作為教材的話,就有需要對其重新評估。
教育電視,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啟播,初時只提供小學的課程內容,後來擴展至初中的部分科目。想到教育電視,不期然會記起當中常見的演員,例如張彼得、鄧一君、麥長青等,都是香港大眾所熟悉的藝人。又或者,有些人會想起小學常識出現前的「社會、科學、健教」三科,年輕點的朋友也許能哼起「一理通百理明」的歌詞。不能否認,教育電視承載着不同年代的文化記憶,而當年節目的製作水平也算相當之高,是有一定的可觀性。
事實上,當年設立教育電視的目的,是希望透過電視生動的畫面,增加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趣。的確,在那個電視機剛普及的年代,能看到聲色俱備的教材是何其愉快的事。尤其是播放一些科學實驗時,對教學過程會有莫大的裨益,一來可節省教師備課的時間,二來亦能使學生更具體掌握其中內容。對上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的學生來說,教育電視甚至是課餘吸收知識的渠道,不同年級的中小學生也會看得不亦樂乎。
不過,隨着時間的流逝,教育電視已失去作為「教學工具」的用途。今天,互聯網在全球各地均相當普及,搜索任何知識性的資訊已是彈指之間的事,用不着打開電視機靜待教育電視的播放。在網絡的幫助下,教材的準備可變得相對多元化,要圖表可有圖表,要影片可有影片,還能持續不斷回帶播放。相對之下,教育電視仍依賴廣播頻道,節目沒有彈性之餘,亦未必容易與學生產生互動。
雖然教育電視近年已作出少許變動,就是將節目按章節製成短片,並放上互聯網讓大家隨時觀看,以方便教師在課堂間選用相關片段。不過,該等短片仍屬「過分正經」的教材,未必能激發學生對內容產生興趣。坊間同時亦存在部分意見,指教育電視由香港電台製作,以公務員思維進行選材及拍攝,難免會使內容缺乏彈性。
仔細一想,既然當局有經費準備節目,何不嘗試考慮將相關創作過程外判?事實上,香港的文創產業正處於起步階段,亦有一批年輕人從事創作相關的工作。要吸引中小學生瀏覽教育類型的短片,風格當然不能過於「正經八股」。從事文創工作的人士,大部分的年紀也較貼近學童,深曉學生之間的共鳴地方。如讓他們創作教育電視的短片,一來可減少成本,二來可增加可觀性,相信亦會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說到底,若然將「教育電視」視為一個品牌的話,其實還可以有機會將其重振起來。只要賦予新的元素,改變現有的發播模式,說不定就能締造新世代的教育電視,成為下一個年代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