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楫中流:以死相搏-黃毓民 時事評論員

201907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特區政府遭遇成立二十二年來最大的挫敗和恥辱,然而,造成巨變的始作俑者特首林鄭月娥以及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仍然昧於形勢,戀棧權位,不肯下台問責。可以預見,矛盾紛爭、族群撕裂必然加劇,乃至人心虛怯,社會動盪不安。風雨飄搖,危疑震撼,香港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七月一日晚上,成千上萬的年輕示威者包圍立法會,部分人更於晚上「攻陷」這個比橡皮圖章更不堪的議會,大肆破壞,宣洩累積多時的不滿政府情緒。林鄭月娥與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警務處處長盧偉聰,七月二日凌晨四時召開記者會,強烈譴責示威者暴力行為,表示對於立法會被暴力衝擊感到痛心,指相關破壞令人憤慨和震驚,強調對違法行為追究到底。林鄭月娥終於「檢到槍」,以為可以打輿論戰轉移視線,撥亂反正「扳回一城」。但是把這些已萌生「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決心,亦一早準備承擔刑責的年輕「暴徒」逮捕歸案,治以應得之罪,就可以「讓大家重拾信心,讓香港重新出發」嗎?
以林鄭為首的特區政府,與香港年輕一代(主要是九十後和千禧後)愈行愈遠,所作所為甚至是與這一代人對着幹。能見度最低的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六月三十日的「網誌」如是說:「政府會透過不同渠道,用心聆聽青年人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要,吸納他們的意見及建議……未來施政會以青年為本,去除『家長式心態』,放下身段,耐心聆聽年輕人的聲音。」張建宗似乎承認政府的青年政策是基於「家長式心態」制訂的,但更加正確的說法應是政府必須摒棄「家長式政權」的思維方式。哲學家康德有一段形容「家長式政權」的話這樣說:「一個建立在對臣民──就好比父親對子女般關愛原則的政府,稱為家長式政權。這種政府視臣民如同未成年子女一般,由於未成年子女尚無法辨別何者對他們有益,何者對他們有害,因此臣民也得被迫相信統治者的善意,依照統治者所做的判斷,才決定其追求幸福的方式。這種家長式政權乃是吾人所能想像得到最專制的政府。因為這麼一來,臣民的所有自由被剝奪得一乾二淨,他們也因此喪失了一切的權利。」
此間的政治權貴和既得利益者,對於青年譁變、娃兒造反不以為然,甚至認為這些「以身試法,破壞社會秩序」年輕人不識好歹,又或者蒙昧無知,受人利用。這些大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從無反躬自省,亦沒有真正用心去體會年輕人所處的困難,更加不明白他們為何要與政府以死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