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視線:伊朗核協議瀕危 華府善後是難題

202001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伊朗核協議危在旦夕,瀕臨廢止邊緣。三大歐洲簽署國英國、法國和德國日前通知歐盟,正式啟動協議的爭端解決機制,意味着聯合國可能重啟對德黑蘭的制裁。根據爭端解決機制,如果各簽署國未能就伊朗執行協議的情況是否理想達成共識,將提升至相關國家外長的層次;若仍無法收窄分歧,則會在聯合國安理會上解決,整個過程為期大約一個月。英法德三國可說是對伊朗的「最後通牒」。
這也是「特朗普路線」的勝利。眾所周知,特朗普以條文「涵蓋面不全面」為由,單方面退出核協議,並重新啟動對德黑蘭的「極限施壓」。對於特氏的蠻幹,歐洲三強並不同意,嘗試繞過美國的制裁,讓伊朗經濟不至於全面崩潰;這倒不是因為歐洲人比美國人更「公正」,知道德黑蘭確切遵守協議,而是歐洲距離中東這個火藥庫更為接近,而且伊朗的導彈或許無法打到美國本土,但攻擊歐洲卻是有可能的。德國媒體一八年引述西方情報部門資料,指伊朗當年的導彈試射次數較對上一年增加了一倍多,其中最少七次屬中程導彈測試,部分導彈相信可以打到歐盟國家的本土。
然而害怕歸害怕,華府對伊朗步步進逼,促使德黑蘭當局逐步退出協議,暗殺革命衞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更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如今的情況是,伊朗除了仍然准許聯合國指派的專家檢查其核設施,距離全面退出協議僅一步之遙。事實上,歐盟為了把伊朗留在協議內,也曾盡過一番努力,包括提出向德黑蘭提供一百五十億美元貸款,旨在換取對方繼續遵守協議,但為對方所拒絕。
特朗普一再要求包括英、法、德在內的伊朗核協議簽署國,跟隨美國一起退出協議,另議新約。特氏硬是把伊朗逼到重新恢復核活動,堪稱「自我實現預言」的典型,問題是如何善後?更別說北韓領袖金正恩正在一旁密切觀察形勢,如果說以前他還心存幻想,覺得「棄核」是向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那麼現在應已認清現實,絕對不會隨便丟棄這「保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