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不夜城熄燈 偷搶騙激增

202003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瀕臨失控階段,港府不得不刊憲實施「社交戒嚴令」,昨日傍晚六時起,六類娛樂場所關門,不少食肆索性暫停營業。香港由夜夜笙歌的不夜城淪為萬籟俱寂的死城,不僅重創經濟,打工仔更是手停口停。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人鋌而走險打家劫舍,有人孤注一擲偷呃拐騙,絕對不足為奇,港府有想過如何應對嗎?
「社交戒嚴令」生效後,包括戲院、浴室、派對房在內的六類場所昨晚起暫停營業十四日,康文署、漁護署轄下場地關閉,食肆必須為食客量體溫、每枱食客不得多於四人、枱與枱之間最少要有一點五米距離、店內座位只能是牌照要求的一半等。儘管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防疫,但無可否認擾民和打擊經濟的程度皆前所未見。過去旅客食海鮮必到的鯉魚門,大部分酒家及海鮮檔因為無客源及防疫措施太苛刻,決定不開門營業,而這僅是冰山一角。單是飲食業,業界估計由去年中至今已有一千間食肆結業,如今又要面對兇猛疫情,關門食肆有增無減。
眾所周知,飲食業從業員大多是基層打工仔,即使食肆只是暫停營業不裁員,員工期間沒有收入,生計也是難以維持,更遑論被老闆裁掉或因執笠而失業,心情就更徬徨。最糟糕的是,這些情況不僅見於飲食業,港府下令六類娛樂場所暫停營業,從業員一樣手停口停。這些行業聘請最多基層市民,數量龐大,一旦他們連生存也有困難,家中老幼無以為繼,會否有人垂死掙扎以身犯險,偷糧、搶劫、詐騙等罪案會否激增,想也想得到。何況覆巢之下無完卵,百業蕭條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罪案率飆升已是不爭的事實。
這絕非危言聳聽。香港月前曾出現搶食米、搶廁紙「瘋潮」,這股風氣最近又再湧現,昨日全港多間超市的食米都被市民搶購一空。人們擔心產米地受疫情影響實施禁運,故一窩蜂搶購,這是在疫情恐慌之下的常見現象,但當經濟受疫情進一步打擊,失業的人連開飯的錢也沒有,搶米、搶廁紙、打劫老弱婦孺何足為奇?
須知道,經濟危機跟犯罪率從來都是密切相關,經濟愈差、罪案率愈高,放諸全世界皆然,香港不可能例外。尤其是港人去年遭受黑暴「洗禮」,破窗效應落地生根,人們只要蒙了面就能為所欲為,打砸搶燒也不當一回事。更何況,香港有南亞假難民這個治安大毒瘤,他們必定趁火打劫,社會肯定亂上加亂。
不難預計,廿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通常只有一兩人打理的找換店、單打獨鬥的的士司機等都是高危行業。事實上,去年整體犯罪數字較前年急增近一成,今年復遭疫症蹂躪,治安更加惡化,僅一月份已發生逾三十宗劫案,部分涉及便利店;上月更有多個涉及的士劫案的賊匪落網,當中既有本地人,也有南亞裔;而找換店向來是南亞兵團打劫目標,預料將有更多人有樣學樣。此外,騙案同樣應運而生,單是口罩騙案便層出不窮,不法之徒大發瘟疫財。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香港在黑暴、疫症、無業游民、南亞兵團四重打擊下,勢必淪為罪惡淵藪,萬劫不復。
面對此情此景,港府繼續敷衍塞責,毫不警惕,隨時自食惡果。特首林鄭月娥聲稱將啟動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要求僱主不要裁員,但別說十畫未有一撇,單以港府「撐企業、保就業」的多輪救市措施觀之,只幫企業老闆、不理打工仔死活,當知今次也是大同小異。退一步說,即使港府列明企業必須不裁員才能申請基金援助,或指明某些款項必須用於支付員工薪酬,但如果監管不足,也是無法保證款項落到打工仔之手,甚至不能排除有些老闆獲得資助後捲款走人。
人們不明白的是,英國同樣實施防疫禁令,但為受影響僱員支付八成工資,上限二千五百英鎊,港府言必國際標準,心繫前宗主國的廢官大不乏人,為何學一半不學一半,不能以打工仔為受助對象呢?人們更加不明白,港府為何永遠後知後覺,永遠思慮不周,永遠不見棺材不流眼淚。要是防疫措施先發制人,救市紓困直接到位,香港豈會淪落至此?不夜城豈會變成死城?
見微知著,食衞局官員坦言,防疫措施主要靠市民自律而非靠檢控,擺明消極執法;商經局局長邱騰華揚言「社交戒嚴令」不可避免打擊經濟,但要兩害相權取其輕,同望天打卦無異。目前失業率已達百分之三點七,創九年新高,香港在廢官帶領下能否克服疫情,經濟能否走出谷底,實在令人不敢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