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如何分利弊-關平 政策研究員

2020052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學文憑試歷史科試題引起爭議,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明令要求取消,考評局本來有所保留,看來雙方僵持,最新消息是考評局決定取消有關題目。之前教協做了個問卷調查,結果是百分之九十七歷史科教師反對取消,百分之九十四教師認為資料選材合適,百分之九十五認為事件不涉及專業失誤。看來教協目的在發動香港歷史科教師抗衡教育局,為考評局科目小組出題者造勢。
無論如何掩飾,涉事的試題出得偏頗是公認事實,就算有意維護出題者,也不能不承認這點,把試題看作開放式試題也有偏差,因為試題先羅列了一些資料,都是二十世紀初日本對中國比較正面的事件,然後要求考生答的問題是:是否同意一九○○至四五年間,日本對中國帶來利多於弊?提示的資料完全缺乏後來的日本侵華戰爭部分,考生如何去恰當評價其中利弊?
題目的最大誤點,是提供給考生的資料範圍太狹窄,使考生無法掌握足夠資料作有理據的分析和作答。如果要依據試題內的有限資料作答,不少考生只會選擇同意,原因是提供的資料都是有關日本政府的正面訊息,是引導性的提示。
有論者為出題者辯護,指這樣的題目可以表現考生的分析能力。但逼考生在未充分掌握到有關的資料前,作出論證不一定站得住腳的判斷,反而助長學生貿然妄下定論的習慣,未必表現到分析能力。有論者指這題目能啟發考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是二十世紀日本侵華,對中國人帶來的民族傷痛,教師可以如何啟發學生怎樣多角度思考呢?也有論者說,考生學習這段歷史時,應該知道涉及後期的日本侵華戰爭,所以一定會擺脫題目提供的資料,回答弊多於利。這個看法有點想當然耳,果真如此回答,需要否定題目的引導性提示,香港學生習慣嗎?
假如有學生順着題目的提示,作出下面答案:在這段期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只有百利而無一弊。除了資料提示的法政教育及貸款令中國得益外,後來的日本侵華期間,日軍殺死大量中國軍民,有助減少中國人口,解決中國的人口問題;侵華期間發生不少日本軍人強姦中國婦女使其懷孕事件,在優生學角度上,提升了中國的人口質素;一旦日本戰勝,佔領中國領土,戰爭便停止了,中國得到和平,這是人道主義勝利。
答案都是依循出題者提示的邏輯,有一定歷史根據,改卷者如何評分?
所以我仍然主張要求有關科目的出題小組公開改題的評分標準,看出題小組如何指示,讓教師日後教學時有所依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