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中東新外交美國是輸家-司徒格 傳媒人

2020082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以色列和阿聯酋最近建交,被形容是中東和平進程新歷史。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明,與阿聯酋建立全面外交,開啟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新關係,顯著促進中東地區和平。
過去幾十年,以色列及阿拉伯國家在中東糾紛不絕,以國只有跟約旦和埃及有外交關係,其他國家尤其是海灣區國家更是避之則吉,今次阿聯酋破天荒與以色列建交,對中東局勢帶來新的變化,往後會出現美國在區內影響力減低並撤軍,俄羅斯及中國在中東帶動各國和平共處的力量提升,以色列的外交變得積極。
以、阿簽訂和平協議後,特朗普大吹大擂說是他促進的成果,顯示他的中東政策得宜。這是特氏藉機做他的大選宣傳,事實上,中東走向和平,是來自各國包括俄羅斯、中國在區內的影響力轉移所促成。
長期的以巴衝突騰出機會給俄羅斯出兵到區內「協助」和平任務,逐漸在敍利亞南部、伊朗北陲組織起什葉派精銳部隊,平息區內各部族間的糾紛,形成新的「什葉派之弧」勢力,絕對有能力抗衡美軍在區內的勢力,減弱美軍推動以色列在區內的霸權。以國亦明白到無論有否美軍撐腰,也難以再在區內擴張,需再謀是否繼續倚靠美國逐鹿中東,應否找機會與各國搞好關係?
戰略上有俄羅斯的加入維護,經濟上有中國對中東的投資及促進,打開新的出路,中東局勢這幾年已開始結束戰爭日子,進入一個新的政治經濟體系,美國軍事霸權在中東的地位急劇倒退。中東國家過往同意給美國駐軍是謀求保護,新的局勢是以色列危機減退,拋出和平的信號,阿拉伯其他國家為何不接受這種和睦關係?地區安定可以為各國經濟帶來新的推動,可謂無後顧之憂,連帶美國在這些阿拉伯國家的駐軍軍費也可以省回。美國在中東這場外交變化有必然的損失,特朗普不要拿以色列與阿聯酋建交作為個人政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