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示威者比管治者有實力-陳偉強 大學講師

2020101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日泰國爆發群眾運動,很多人跟去年香港的反修例運動作比較,本地不少「黃絲」更沾沾自喜,覺得他們的抗爭精神正宏揚海外。其實,泰國過去二十年所走的路,正好讓香港人引為殷鑑,告訴你,無論奉行甚麼制度,如果人心不足、動輒抗爭,社會是不會有出路的。
部分黃絲將泰國王室加軍政府的專制管治,比作中央和特區政府在香港的政權,宣稱推倒一切專權者,乃人心所向。殊不知,泰國以往的政權十分開放,早已推行民主選舉,正因為民主制度弄來弄去,根本行不通,軍政府才要在二○一四年接管政權。
泰國民間有兩種力量,一種主要來自農村,稱為紅衫軍;一種主要來自城市,稱為黃衫軍。國家投票選出紅衫當政,黃衫就造反;由黃衫上台,紅衫則抽後腿。二○○九年的一幕更具戲劇性,當年泰國舉辦東盟峰會,中國總理應邀出席,但當地示威者不滿政府,悍然衝擊會議場地,當時的泰國總理阿披實慌亂得急急逃竄,結果他作為主人家,竟然比中國總理走得更快,事件成了一時笑話。以此觀之,在泰國最具實力的,恐怕是示威者,而非管治者。
二○一四年之前,泰國連續幾次選舉,都是由紅衫軍支持的政客勝出,但勝出後往往被推倒,推倒後重選,又是由紅衫派當選,如是惡性循環,弄得國無寧日。社會總不能老是亂嚷嚷,結果陸軍統帥帕拉育在二○一四年接管了政權,後來更修改了國會的議席分配,鞏固了自己的管治權。
目前泰國的政權固然較為封閉,但是昔日開放政權的時候,社會也難得晏安。由此可見,一處地方的人生活能否和樂,跟當地實施甚麼政治體制並沒有必然關係,香港人滿以為只要改變現政權,社會便能有出路,但觀乎泰國,卻是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