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事觀察:衝出體院-何君堯 立法會議員

2021090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日前宣布推出5項措施支持體育發展,包括申請撥款約9.9億元,在體育學院興建多一幢3層高的新設施大樓。筆者當然支持撥款,但這個支持是有條件的,體院未來發展一定要從長遠打算,不能閉門造車,應考慮與中文大學合作以加強協同效應,促進香港體育事業的進步。
香港體育學院創辦於1982年,目前每年獲逾7億元撥款。立法會於2008年通過撥款約18億元推行體院重建計劃,前年為了新設施大樓的前期工程,又撥款5,400多萬元。政府現正研究撥款9.9億元予體院進行擴建。香港運動員的成功並非偶然,除了自身努力,政府的資源投入不可或缺。筆者同意應用則用,不要吝嗇不要短視,原則上撥款是有必要的。但撥款必須用得恰當,目前體院擬將撥款的大部分投放在硬件建設上,包括建設多用途訓練場、體能科學訓練中心、運動醫學中心、運動心理中心等,還預留50個宿舍供來訪者使用。試問有多少來訪者喜歡住宿舍?不如考慮將新建宿舍改為租賃中文大學教學酒店指定樓層,一方面可開放給本地運動員或來訪運動員使用,無使用需求時可適當開放對外,讓市民體驗運動員生活,商業與專業並用。可以看到,硬件設施並非一定是體院的主要設施,完全可與近在咫尺的大學合作,或善用附近醫院設施的資源來獲得相應的支持和輔助作用。體院的工作重心應放在對技術和操練的支持上。
香港體育學院臨近中文大學,筆者認為,可以興建一條道路,例如一條專有的單車徑連接中大,直接與中大展開合作。而且中大有各類體育設施、醫療中心,有能力和條件對體院展開支持。放眼各國,往往都是由本地大學運用科研成果和設施,協助運動員提升表現。內地暨南大學副教授蘇炳添,以自己為研究對象,研究科學化訓練理念,提出了未來發展措施以及對中國競技體育的啟示,成為他殺入東奧男子百米跑決賽的原因之一。
況且,加強體院和中大的體育學科合作,既可強化中大專科學術的水平,亦能幫助大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體育精神本身對促進大學精神的凝聚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當學生的智慧和運動精神相結合,會產生積極作用,避免中大再度淪為外界眼中的「暴大」。面對大學精神日益弱化,香港應充分發揮體育的作用,體院和大學合作是有遠見和雙贏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