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縱橫:醫療體系濫收費 人命不如藥物貴

2021090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醫者父母心」這句中國傳統說話,究竟今時今日在新中國還有多少可信度?人心不古,連醫者也不能例外。
陝西省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交大一附院)近日一名男病人患淋巴瘤入院治療,出院時帳單竟顯示多項婦科檢查費用,2.9萬元(人民幣‧下同)總收費竟包括8,000元「陰道灌洗上藥」及「宮頸內口探查術」等項目。醫院承認,誤將一名女患者的收費項目加到事主的帳單上。錢還是其次,事主憂慮有否給錯藥出現後遺症。天下烏鴉一樣黑,醫德淪落與醫療事故在各個地方都特別受到關注,隨時自己成為受害人也不知,適度的警覺是必須有的。
交大一附院的同系醫院早前亦成為新聞焦點,交大二附院一名一歲女嬰住院3日,收費55萬元,天價醫療費問題又成為全國熱論議題,民間批評醫院收費缺乏監管。醫院澄清,原來女嬰患有罕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會導致多器官功能受損,治療需用的西藥諾西那生鈉,在內地每針70萬元,用藥有經過家長同意。就算不存在濫收藥費,這又帶起另一課題,一般市民如何負擔這天價藥費?
數年前一部小成本電影揭示藥價高昂、醫療體系貪腐的問題,得到大眾共鳴,票房大賣數十億元,故事部分改編自真人真事,合法的正廠藥費讓病人傾家蕩產,不服藥卻又活不來,小商人發現印度仿製血癌藥,是中國合法藥品一成價格,飛去印度買來供貨給癌症病人,竟成為病友的英雄。戲中對白「我們不想別的,我們就想活命」、「命就是錢」、「只有一種病無法醫:窮病」成為流行金句。
現實世界的主人翁是血癌患者,團購非法藥品的罪行最終獲得撤銷起訴。買冒牌藥當然不值得鼓勵,藥廠研發藥物也要賺錢,問題是利潤監管以及藥物資助。同樣藥物在台灣是屬於健保給付藥品清單內,可以資助大部分藥費,沒錢不用等死,如像摑了對岸醫療制度一道耳光。內地醫療制度貪腐叢生,有錢才有醫生,先繳錢才救命,窮人可以死不能病。中國大陸的醫保覆蓋水平無法追及台灣的全民健保,因為是各省市統籌,不同地區出現很大差異,窮鎮遠不如大城市,但同樣都是「保小病不保大病」,像血癌藥費基本上難獲保障。
除了天價藥費,不要忘記還有假藥充斥問題,甚至疫苗都有假貨,可知問題的嚴重性。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鄭筱萸,因濫批假藥及收賄,判處死刑,連藥界大主管也是如此腐敗,可見醫療藥物架構壞到骨子裏。內地醫生月薪比起香港公院醫生遠遠不及,要賺大錢便要靠病人紅包、藥廠的回扣及私人手術費用,藥廠成為醫生的衣食父母,也許這是中國特色的「醫者父母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