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能源危機-陳文鴻 研究所所長

202110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國際政治與經濟還未擺脫石油天然氣的制約,本來核電可替代,卻因幾宗意外和核廢料的處理,變成政治不正確。清潔能源依靠風力、太陽能也有氣候變化的干擾因素,就連光電風電建設也遭極端的環保組織反對。碳減排只能循去工業化和減少消費之途,可是這偏利發達國家已有的發展水平,卻可使發展中國家人民工業化無望,發展無望,落入貧窮落後之陷阱而無法拔脫出來。實質便是以環保來陷害窮國窮民,美其名為環保國際主義,實質是另一形式的能源帝國主義。
近月來歐洲陷入能源危機,美國面對供應鏈破裂困難,正反映出現時歐美國家主導的國際經貿環保發展,跌入害人害己的惡果。
歐洲以清潔能源為主,棄煤棄核,一時間成績不差。可當氣候變化,疫病流行,原來的格局便出現危機。一是風電光電供應不足;二是不能不多用天然氣,卻全球供應緊絀;三是石油天然氣價格上升,能源成本大漲;四是返回用煤卻遠水救不了近火,煤熱能發電比例已大降,沒法填補短缺。能源危機打擊最大的英國,除了上述原因外,還因迷信市場和利潤最大化,把全國最大的天然氣儲藏設施用成本過於高昂的理由,在2017年關閉,自以為缺氣便可以市場購買,更為方便和便宜,怎知今次國際市場供應不足,價格飛漲高逾數倍,為省錢卻多花錢,且人為造就出供應危機來。而英國與歐洲一些國家把油價、天然氣價格直接與電費掛鈎,為了市場透明和方便主動調節,結果也把電費大幅抬高。有價格限制的地區則電廠停電,逃避虧損,導致社會大面積停電缺電。這些都證明歐美近年的清潔能源革命、電力市場改革的謬誤。
事實上中國也因部分抄襲歐美同受衝擊,只是政府組織力強,全國倣效歐美革命還未普及。面對當前的能源危機,中國對歐美的市場化改革,新能源革命,真的要慎之慎之,不要隨便抄襲。
這場能源危機以歐洲為主,美國亦難免。歐洲要俄羅斯擴大天然氣供應來救援,北溪二號管道便要提早供氣歐洲。歐洲亦不敢敵對伊朗的油氣出口,或對石油出口國的石油出口多加阻撓。俄羅斯、伊朗、卡塔爾等各國當可在此役中取有大的得益,也可緩和國際的政治衝突,改為團結救市。中美關係,或可因美國積弱而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