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亂反正:美食車計劃死因複雜-黃傑士 政情觀察員

202112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旅遊事務署在聖誕前夕低調發稿,宣布歷時4年多的「美食車先導計劃」將於明年6月1日結束。事實上,即使沒有這張官方「訃聞」,美食車計劃早已是半死不活,由高峰期的15架美食車,到現在只剩下6架仍在艱苦經營,部分更是在虧損中營運。今次「官宣」只是讓其死得較為轟烈,而非在無人關注下自生自滅。
有人將美食車計劃失敗,歸咎於2019年的黑暴和去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這固然是計劃加速死亡的原因,但其實早於黑暴爆發之前,多架美食車都已錄得虧蝕。原因之一是政府處事官僚,缺乏商業頭腦、彈性和應變能力,對美食車的營運地點、營業時間,以至食品種類和價格等都限制多多,支援卻完全欠奉。到後來當局終於願意放寬限制,容許美食車到更多地方擺檔,此時訪港旅客已因連串「驅蝗」行動及其後的黑暴而大減,不論怎樣「搶救」都為時已晚。
也有不少人認為,美食車計劃打從一開始就是先天不足,根本不適合香港環境。香港出名地小人多,路窄車多,泊車位長期不足,尤其在旅遊購物旺區,馬路若非處處禁區,就是常常塞車,連行人路也被遊人塞爆。若美食車吸引到大量食客排隊,邊企邊食,只會加劇塞車及塞人情況。若美食車不受歡迎,顧客稀少,那就不如讓出其泊位供其他車輛上落客,以稍為紓緩塞車與違泊問題。
香港另一特色是租金高,舖位細,尤其是人流暢旺之處。將最好的位置留給美食車,不另收租,是否合理?對於在鄰近地方每日繳交昂貴租金的食肆是否公道?與政府在某些區域嚴打違法擺賣、違規阻街和違例泊車,又是否自相矛盾呢?提出美食車計劃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顯然未有想清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