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視線:中美稀土戰交鋒 華府離地難如願

2022011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美脫鈎傾向在新一年愈演愈烈,美國參議院民主及共和兩黨提出跨黨派法案,要求國防部承包商在2026年前停止進口中國稀土。法案美其名可維護美國國家安全,並在贏得對華戰略競爭中發揮關鍵作用。不過,法案沒有顧及美國本土的稀土資源量是否足夠,而且時間緊迫,能否真正擺脫對中國的依賴頗為疑問。
法案由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柯頓、亞利桑那州民主黨參議員凱利提出,主要內容包括國防部承包商在限期後禁止採購中國稀土,只有在十分稀缺下才可申請豁免,並及時追蹤及公布武器中的稀土來源;國防部及內政部在2025年前建立稀土與戰略礦物常備庫存;商務部及貿易代表需向國會提交調查報告,公布中國在稀土市場上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必要時施加關稅懲罰。
稀土由17種金屬組成,加工後可應用在國防工業、機械、電子及冶金等領域。全球稀土礦藏量1.2億噸,中國以4,400萬噸佔最多,美國只有1,300萬噸,因此80%進口稀土來自中國。由於稀土生產過程產生嚴重污染,美國目前只有一個稀土礦,而且沒有加工能力,能否滿足國內不同行業的需求令人懷疑。
柯頓及凱利提出的法案,等同利用國防部每年的巨額採購武器費用為籌碼,迫使洛歇馬丁等承包商停止依賴中國,轉而支持美國稀土產業。不過,法案沒有建議向美國國內稀土開採及加工業界提供優惠,假如本土稀土價格高於進口,生產商將把成本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影響層面甚廣。
即使法案通過,倘本土稀土產量遠遠無法滿足供應,國防部承包商仍可在限期後繼續申請豁免,進口中國稀土,屆時法案等同名存實亡。更有甚者,美國國防部正在建立的稀土戰略儲備,部分供應來自中國,本身已是對法案的最大諷刺。
在中美競爭白熱化階段,供應鏈及原料供應愈受華府重視,足以影響美國在全球技術及軍事的領先地位。由於澳洲是全球第二大稀土生產國,成為美國的拉攏對象,希望從中獲得稀土提純及分離技術。美澳聯手能否填補美國的供應鏈缺口,仍要打上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