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視線:默克爾搞斡旋 重親和反霸權
相信關心政治的人都非常希望找到一些理性的標準,來衡量哪些是影響重大的世界級政要,哪些是值得尊崇的政治家,哪些是值得警惕的胡混濫權政客,甚至是罪惡的政棍。更有趣的是,當我們深入一點探索,不少政治大人物,往往在一生經歷中,政治立場及取向可以有翻天覆地的改變,當中有多少是時代發展的驅使?有多少是基於政治原則的改變或堅持?背後有多少合理性?又有多少重大的影響?
德國的前任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就是好的觀察例子。相信不少人看到默克爾這位來自東德的德國前總理,都會覺得奇怪,但其實她出生於漢堡,父親是路德會牧師,因到東德一個教區接任而帶着幼小的女兒到了東德。
默克爾的基督教背景使她容易受到信任而躋身基督教民主聯盟,她從政的條件和大部分德國出身法律界政要不同,她是女性及原子物理學家,她因此在總理科爾任內先後當上女性及青年事務和環境、自然保育及核子安全部長。由於默克爾精通俄語及英語,在東德長大使她更了解俄羅斯,令她具親和力游走於美、俄之間。
烏克蘭政變後,2014及2015年該國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州(以俄裔佔多數人口)搞獨立而產生和烏克蘭武裝衝突,默克爾最大的貢獻是她夥同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一起,敦促俄羅斯及烏克蘭政府簽署在烏東兩州停火,這就是著名的《明斯克協議》及《新明斯克協議》,協議內容主要涉及停火及雙方後撤重軍事裝備。這兩份協議的最大特色,是德法這兩個歐洲領頭羊大國撇開美國和其他北約成員國,希望為歐洲安全樹立一個內部協商的模式,顯示德法兩國的影響力。
這努力明顯是排斥美國,使美國政府非常不滿,之後華府開始大量裝備及訓練烏克蘭軍隊,使頓、盧兩州衝突白熱化,而烏克蘭更進一步排除境內用俄語,企圖非俄化,自然導致衝突加劇及俄羅斯介入。本來可以用外交斡旋,大家建立信任,可透過烏克蘭及頓、盧兩州立法解決,如今卻要兵戎相見!但未來歐洲的事務應該全由歐洲國家產生共識,已經出現端倪!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