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港鐵票價檢討 何止加減問題-陸頌雄 立法會議員

202209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日前,政府就港鐵票價檢討進行公眾諮詢。這個會是一個行禮如儀、小修小補的檢討,還是大刀闊斧有新思維的大改革,市民都十分期待。
現行的票價機制,主要是根據物價指數和交通行業工資變動,各佔一半加權,再扣減「生產力因素」,對上一次檢討另設0.6%的特別扣減。這個機制最為市民詬病的,就是當港鐵公司不論賺多少錢,盈利增長多少,一樣會「自動波」加價。除了去年因疫情經濟收縮按機制下調1.85%,每次都是加價,給人一種只加不減的印象。
在2019年,工聯會提出動議並通過辯論,要求政府改善民生三座大山,包括:強積金對沖機制、領展壟斷及港鐵票價問題。當中,取消強積金對沖已完成立法工作,而工聯會一直不支持上市的領展,屬於私人上市公司,屬最棘手的難題;但政府擁有港鐵75%股權,可謂責無旁貸。
其實港鐵票價機制,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考慮,乘客當然希望係票價愈平愈好,減輕出行成本,所以港鐵賺大錢就不應該加價,應該設立利潤封頂,豐厚利潤應要大手筆地回饋乘客。但港鐵公司在營運方面,他們強調為了維持穩定而較高的服務質素,每年要投入超過100億元用作維修和更新系統之用,否則隨着系統的老化,意外事故會愈來愈多,需要有穩定的收入來維持財政支出。在港鐵員工方面,他們的辛勞應該得到合理的回報,亦要提升士氣挽留人才,公司應該積極改善薪酬待遇、增聘人手及改善工作環境,這些都是增加成本的因素。而港鐵作為上市公司,股東們對港鐵的盈利亦有合理期望。對其他的交通營運者如巴士、小巴、電車和小輪等,如果港鐵票價太低或資助太多,都會進一步壓縮他們的經營空間,進一步加劇港鐵的壟斷地位。
一個有為的政府,就是要解決上述的矛盾因素,其實離不開一個問題:港鐵是一間甚麼性質的公司?說到底,港鐵就是一間政府佔75%股權,透過長期政策傾斜,政府出資興建基建、地產業務補貼,帶有壟斷性質的公共事業,以內地定義就是兩個字:國企。所以,政府絕對不能以一間普通的上市公司來看待港鐵的營運,經濟效益不應是港鐵營運的主要考慮,更重要應是考慮社會效益。
而事實上港鐵公司亦不時雙重標準,盈利時就話自己係上市公司要向股東交代,要掏錢發展時就要政府真金白銀支持港鐵的基建項目。以港鐵每年平均約百億元的基本業務利潤,政府只要願意透過壓縮一點盈利空間,不論是一個對乘客更友好的票價機制和票務優惠、改善員工薪酬待遇、維持良好服務質素和股東利益之間,都不難取得一個新的平衡點。至於其他的交通營運,政府可以善用港鐵的股息,以合約買服務或其他的方式,補貼其他的交通營運者,達致一個交通市場的平衡而有效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