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居所惡劣如地獄 港人最愁是住宿

202210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社會,問題多多,內外通關向正確方向邁進,雖嫌步伐緩慢,但起碼露出曙光,可是就算解決疫災,不少市民依然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尤以房屋問題,最是惡劣,解救刻不容緩,但政府種種方案,只聞樓梯響,遲遲未改善供應,基層日日如棲身地獄。
今日是聯合國所訂的「世界居所日」,但號稱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基層居住狀況卻是極大諷刺。據調查發現,居住在不適切居所的非長者單身人士,包括劏房戶,逾七成半受訪者的租金佔入息比例竟高達四成,近九成受訪者表示曾因住屋開支而要節衣縮食,所受壓力巨大,甚至有四成受訪者患有抑鬱及焦慮等精神問題,但多數沒有求醫或覆診,私醫費用難以負荷,若向公院求醫,排期也是要等幾年!
基層總是要等,無論是等上樓或等醫療,有人輪候公屋,一等就是18年,不少人壯年等到頭髮也白了,才如願上樓,因為已踏入長者年紀,計分有優惠,這是何等的悲哀。近年有大學生一早已申請輪候公屋,皆因知道排隊恐怕要幾十年,早入紙就等少幾年。在等候的漫長歲月,除了交租帶來沉重壓力,還有是惡劣居住環境的困擾。
有輪候公屋逾5年半的劏房女住戶,訴苦表示居住地方有老鼠出沒,「晚晚和老鼠一齊瞓」,患有抑鬱症,長期因經濟問題擔驚受怕。有租住床位的青年,與22戶共用一個廁所,衞生差劣經常被蚊蟲木蝨叮咬,身上滿是疤痕傷口。這何止是「不適切居所」,簡直是非人生活,說是人間地獄也不為過。
治本的方法,當然是增加公屋供應,團體呼籲政府增加非長者單身人士的公屋配額,他們往往是被忽視的一群,坊間甚至有人指他們年輕力壯,有手有腳,應該讓配額給老弱或家庭優先,但是大家又怎能忽略,青壯正正是社會勞動力的最大支柱,如果不能安居,怎能樂業?
政府應該為非長者單身人士提供實質支援,首先應將3年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恒常化,並把他們獨立於一個輪候組別,減低輪候時間,以免等到「天荒地老」。在未上樓的過渡期,應該安排過渡屋給他們暫住,由政府負責管理,租金及衞生方面會比較有保證。雖然租管新例已經生效,但先天不足,沒有訂立起始租金管制,劏房租金水平繼續失衡,租管作用如斷一臂,可說是紙老虎虛張聲勢。
香港土地問題是不少社會問題的根源,也是很多港人總是愁眉苦臉的原因。其實本港土地不算多,但亦不算少,面積比起新加坡還大,人家善用公營房屋解決居住問題,港府相形見絀。本報出錢出力覓地,加上各界人士建議,連適合起樓的土地也一一為政府找出來。所謂土地供應不足,很明顯不是因為本港面積不夠,而是政府未有善用,任由珍貴土地資源荒廢,社會深層次矛盾,政府難辭其咎,新班子蜜月期已過,也再沒有藉口,是時候要做實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