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是時候正視安樂死-程萬里 傳媒人
202211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自詡是國際先進城市,但事實是否如此呢?僅安樂死的議題一直避而不談,便令人覺得距離先進兩字十分遙遠。今年8月,法庭審理一宗誤殺案,58歲電工不忍癌末妻受苦,向妻子提議「送她最後一程」,在妻子點頭同意下,被告於房間燒炭,再以毛巾封閉門邊,吻別妻子後播放佛教音樂送別,最終輕判感化一年。日前又有新聞節目訪問小腦萎縮症患者,她希望安樂死卻求而不得,聞者心酸。
今年32歲的施惠自14年前確診小腦萎縮後,身體已失去活動及言語能力,但意識清醒。其母坦言,不希望看到當年活潑開朗的女兒無止境受苦,冀社會探討安樂死議題,讓愛女可以有選擇權。小腦萎縮是一種基因遺傳病,患者病發後會逐漸失去平衡、活動、語言和吞嚥能力,此病無藥可醫,也無法逆轉,不論是對患者還是照顧者,都是難以承受的痛。
澳洲曾有患小腦萎縮的消防員尋求安樂死,但不獲批准,最終只能轉往瑞士求死。然而,要死得有尊嚴也不是人人做得到,皆因瑞士安樂死費用不菲,起碼要十多萬港元,而且必須親自到當地兩次,一次接受諮詢,一次則是由專人協助服毒自殺。對於失去活動能力的病人來說,費用是一大問題,如何坐飛機以至服毒也是另一大問題。
廿年前「斌仔」事件雖然引來社會對安樂死一陣熱議,但港府始終無意正視問題。然後社會每隔一陣子便發生像文首提及的照顧者殺死患病親人的悲劇,安樂死復被人談論一會,接着又是不了了之。其實,如果高官能夠設身處地想一想,一個失去自理能力、病情無法好轉的人,如此這般活下去只是折磨,照顧者同樣承受極大痛苦。安樂死絕非大不韙,反而是幫人之舉,香港不應再迴避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