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殺校刀光未見停 教育資源應重整

2023年05月21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教育關乎社會未來,怎能輕率對待?世界上大部分發達地區的政府,皆相當重視教育工作,不但政策以人為本,且會不斷優化,與時並進。唯獨本港,教育制度因循守舊,資源分配不均,教學質素良莠不齊,多年來一直為人詬病,港府依然置若罔聞,放任教育界「弱肉強食」,未有適時介入。如今殺校之聲四起,教育界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如何能全心投入教育工作?最終受害的,顯然是本港的下一代。
本港目前已有多所小學因收生人數未達標,下學年未獲准開辦小一,面臨「殺校」危機,當中不乏辦學歷史悠久的學校。面對香港學齡人口出現結構性下降,學校數目減少似乎在所難免,教育界與市民也不是不理解;之所以每每「殺校」皆引起爭議,主因之一是官方的態度問題。有收生不足的小學距離達標只欠一人,難免惹人同情,偏偏教育局墨守成規,拒絕校方的「特別視學」申請,使到校方不可再參與「小一入學統籌辦法」,自然讓人認為當局「不近人情」。
更要命的是,該校一批家長及學生昨早向局方提交申訴書,局長卻未有親自接見,僅派代表接收。須知道,教育工作最講求溝通與互動,不止是教與學的互動,還有老師與家長的溝通,倘若教師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度,勢必影響教學質素。偏偏,作為教育界之首的局長未有以身作則,反而成為反面教材,即使被人批評是「擺官威」,也難言冤枉。
殺校引發爭議的另一主因,在於教育制度千瘡百孔,多年來要求改革的呼聲不絕,港府卻猶豫不決。事實上,除了學齡人口減少,教育界同樣面對教師流失嚴重、教育生態惡劣等問題,可謂是百病纏身。然而有危必有機,目前正是時候,全面革新教育制度,來一次洗髓伐毛,各界也針對性提出「重設校網」、「小班教學」等建議。奈何港府選擇原地踏步,以傳統的「縮班殺校」傷害性手段加諸教育界。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港府的原地踏步,迫使學校面對殺校壓力時選擇自保,向教師開刀。教育工作人員總工會昨日披露,近期接獲不少關於教師合約的求助個案,其中有常額教師在校方威逼下,改簽為合約教師,結果薪酬待遇大減,公積金供款改為強積金計算,有薪病假亦由累計變成每月兩天。更有甚者,有合約教師被校方以解僱作威脅,要求轉職為教學助理。雖說學校為了生存,也有百般無奈,惟教師如此神聖的工作,竟也淪落至此,實教人悲哀。
試想像,倘若連教職也朝不保夕,教師陷於無盡煩惱之中,又如何能全心全意培育下一代?最終受害的,難道不是芸芸學子嗎?教育界並非商界,縱有競爭,卻不需要弱肉強食,畢竟教育的初心是作育英才,學生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方能健康成長。倘若「殺校」風波連綿不絕,每年定時發生,何止是學校,整個教育制度也會慢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