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普及電動汽車 針對用家需要-陸頌雄 立法會議員

2023年10月01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電動車的普及在香港算不算成功?筆者認為成功但同時也不成功。在私家車層面,2023年新登記的私家車中,電動車佔64%;但在商用車層面,比例則非常低。看來,政府普及電動車的政策或需要調整,針對性地解決車主的需要。
最近香港電動車市場展開了一場價格戰,兩大電動車品牌都將剛推出最新型號的電動車作大幅減價。減價戰對消費者而言是好消息,但很多網民與筆者一樣,認為汽車代理有本錢打價格戰,某程度上印證了一個猜測:香港電動車代理毛利率相當高,政府的電動車一換一稅務優惠(最高28.75萬元的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寬減),其實只是令電動車代理得益,他們推高稅前售價,然後將稅務寬減轉成為汽車代理的利潤,而消費者未能獲得最大利益。
要普及電動車,不外乎幾個誘因:購置上的稅務優惠、使用上的補貼及提供便利的使用環境。雖說普及電動車最大原因是環保減排,但對於多數人而言,這都不是主要考慮,用家主要考慮的是使用成本和便利程度。明年3月底電動車一換一稅務優惠就會到期,推動電動車普及化應進入下一個階段,政策應更善用公帑及更有針對性。電動車一換一稅務優惠是吸引車主更換電動車最有效的政策,應維持但要微調。筆者建議引入分層資助方式,例如私家車以實價交易金額劃分為多層,第一層受惠金額最高,然後分層減少;商用車則分類分批,參考來價提供相應的優惠。這樣就可逐步減少稅務優惠,有能力者多負擔,亦可維持電動車一個具吸引力的優惠稅後售價。
另一方面,可將調低稅務優惠省下來的錢,投放在電動車使用環境上。現時絕大多數商用車未有電動化的主因,就是使用上不方便,特別是公用快速充電設施嚴重不足。以的士為例,政府訂下目標在未來幾年推動5,000輛的士電動化,但現時的士使用石油氣加上混能發動機技術,每公里行車能源成本約0.4元,而現時由某車商提供的快速充電價格在合理時段約每度電3至4元,每公里行車能源成本約0.4至0.5元,且未計算停車場費用,根本沒有使用成本優勢,加上快速充電設施嚴重不足,電動化只會是遙遙無期。
此外,並不是所有車主都有固定車位,筆者建議政府要精準估算各區充電設施需求,然後推動在主要區域外圍建立大型電動車充電站,提供價格較相宜的充電樁;對於商用電動車,更可考慮設專用充電站,並提供司機用餐和簡短休息的地方。
家用充電設施方面,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據悉反應熱烈,建議政府繼續推動,但現行計劃每個屋苑只有500個名額,一些大型屋苑會變成資助額嚴重不足,業主感到不公平,導致很多大型屋苑未能開展計劃。而現時不論安裝充電樁的效能及使用模式,就劃一每個車位3萬元的資助上限,對安裝私人慢充來說太多,對公用快充又太少,安排並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