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簡約公屋惹爭議 再推燒錢不治本

2023年12月12日 00: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現屆政府為紓緩本港房屋問題,尤其解決劣質劏房,2022年嘅《施政報告》即推出全新「簡約公屋」,希望於未來5年興建約3萬個單位,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推高首5年供應量,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簡約公屋以組合方式裝建,主要提供予輪候傳統公屋3年以上的申請者,為長期屈居於劏房的基層市民改善生活環境,令他們有幸福感,用意不可謂不美好。然而,簡約公屋初時拋出的造價實在太貴,被狠批「簡約公屋造價毫不簡約」而備受立法會議員質疑。其後,房屋局經檢討後,公布節省方案,造價雖有所調整,卻仍然不划算。坊間最大的反應是其建築成本、程序幾乎與傳統公屋無異,但其居住期卻只得5年,住戶隨時未上樓又要重回劏房市場;而簡約公屋屆時可能又要拆,這種貪快的房策,想深一層實未能應對基層對住屋的真正需要,是極不划算的「即棄住宅」,難怪不少輿論指出,倒不如將這些地皮用作興建永久性傳統公屋,一勞永逸,何樂而不為?
之前,簡約公屋選址多位於新界偏遠地區,配套不足,交通不便,被民間嘲為「又貴又遠不切實際」。昨日房屋局提交最新立法會文件,計劃取消原先上水蓮塘尾選址,改為增加另外5個空置或即將空置的校舍改建為簡約公屋。5個改建校舍可提供共600個單位,分別位於觀塘、上水及黃大仙;而柴灣、屯門第54區選址則會增加440伙,小欖樂安排的單位數目則會減少800伙,提供3萬伙簡約公屋單位的數目不變。
消息人士表示,3萬個單位中,有約93%單位均位於市區、擴展市區及屯門。新增的5個校舍改建簡約公屋選址包括:觀塘順安邨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上水彩園邨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彩園分校)、九龍灣彩石里前聖若瑟英文中學、觀塘順安邨迦密梁省德學校,以及黃大仙竹園南邨浸信會天虹小學,而其中4間市區校舍改建而成的簡約公屋,有七成屬大單位。這些由校舍改建的簡約公屋,多接近市區,交通配套及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須的超市、商舖、學校等應較易規劃;政府過去曾言之鑿鑿希望市民「住大些以至住平些」。目前本港人均居住面積僅約16平方米,實在不堪!如今利用市區空置校舍改建的簡約公屋,既然有七成屬大單位,那確實為基層市民建設美好家園,是一項民生實質,可惜就是住不長久!
此外,造價方面,由最初2022年12月提出的估算273.9億元,現時減至247.5億元,即減少約26.4億元。消息人士表示,第一批項目的回標價錢比原先估算減少30億元,故第二批項目亦會由原先115.3億元調低16.9億元,至98.4億元。講真,所謂「調低」依然相當高。政府財困,應該再研究一下是否可以再調低些。從長遠看,簡約公屋頂多是折衷方法,要基層真正告別劏房,安居樂業,應該大早就加快建傳統公屋,何須用好幾百億元建3萬個只用5年的簡約公屋?想深一層政府的長遠房策都算失敗,要言之,是燒錢而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