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視線:為保霸權遏中國 美考量俄烏停戰

2023年12月24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美博弈是美國政府最關切的問題,但如今美國軍政及學術界鷹派內部中,當權的新保守主義勢力和現實主義勢力之間出現爭論:美國應如何有效對付不斷強大及必須遏制的中國?
美國政府內部的新保守主義當權派,相信並執行一種極為自信的「先易後難」策略,就是先扳倒俄羅斯這個世界第三大強國,使它在極度軍事消耗、經濟削弱及政治危機之下,無力和中國合作,共同對抗美國對中國的打壓。這就是美國夥同其他北約成員國,透過不斷在歐洲向東擴展,以挑起俄烏戰爭的行動構想。可惜到目前階段,成果顯得事與願違,俄羅斯軍事力量更加強大,經濟未被重創,政府更加穩定,甚至更靠攏中國。
結果如今美國及歐洲均出現分裂,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以及歐洲的鷹派,仍堅持要繼續甚至加碼,在俄烏戰爭中支持烏克蘭消耗俄羅斯;然而,美國民主黨的左翼反戰派、共和黨內部的特朗普勢力,以及歐洲左、右兩極的政黨,卻堅持推動議和。
美國鷹派中的現實主義勢力強調,美國要保持強大,就要集中及聯同更多更大的力量對抗中國,而俄羅斯是要拉攏而不是要先削弱及打壓的力量。這點不難理解,上世紀70年代美國成功拉攏中國圍堵蘇聯,而不是先削弱瓦解中國,最終令蘇聯瓦解並結束冷戰;當時若是先對付中國,肯定比今天對付俄羅斯更容易。那麼,今天美國為何不拉攏俄羅斯以對付中國,重複舊冷戰版本,這不是更為容易嗎?
美國鷹派現實主義者就兩方面批評政府內部的新保守主義當權派,一是新保守主義政府仍然相信自己是單極世界霸權,站在自由、民主、人權的道德高地,擁有無堅不摧的軍事及經濟實力,消耗及打壓俄羅斯不難完成。
二是錯誤認為利用烏克蘭作為代理人,就可以完成削弱甚至政治上顛覆普京政府的任務。可惜戰爭經歷22個月,反而推動萌生了一個多極世界,質疑美國霸權民主、自由、人權的雙重標準,更敢於處處挑戰西方軍事佔領據點及加快去美元化。
故此,現實主義的軍政勢力正宣揚俄烏戰爭應停火議和,以免加快美國衰敗,更不利圍堵中國。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