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結合高效市場 推進城市發展-謝偉銓 立法會議員

2024年01月05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筆者上月率領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代表團訪問上海,考察當地的城市規劃及管理、海濱和河濱建設、舊區更新與歷史建築保育,以及出現天災時的預警及救急工作。上周分享了上海市當局如何善用創新科技和大數據,來完善其日常管理和應急救災工作,今次再談談當地如何將高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在有限的公共資源下持續推進各方面的城市發展。
香港的紀律部隊與救護人員訓練有素,表現專業,但總體人數和資源始終有限,在發生類似「山竹」及世紀黑雨等大型災害,全港多區同時爆發災情時,應變及處理人手難以足夠。尤其在支援、善後,需要大規模遷移及安置受災市民方面,香港的經驗較少,網絡較窄,整體動員能力亦較弱。
特區政府近年先後引入「極端情況」和「全政府動員」制度,設立地區關愛隊及多個跨部門協調機制,有助增強香港應對極端天氣常態化的能力,但主要仍是依賴政府及公務員系統。事實上,香港每次出現大型天災,都有大量善心企業和團體,自發提供物資、器材和人手等協助,但政府的統籌協調有很大改善空間,往往出現各自為政問題,削弱了救援的效率和成本效益。內地城市強調「搶險救急體系」,雖然也是官方主導,但企業與民間組織也扮演重要角色。政府掌握一旦有災情時可聯絡哪些負責人,利用大數據迅速調動和更新人手、資源情況及有需要支援的地區,將災害造成的民生及經濟損失減至最低。
除了應急救災,內地在新區發展與舊區更新方面,也善用了企業的力量和市場的智慧。以海濱、河濱的規劃及建設為例,香港大多是由政府一手包辦,包括用途、設計及批租條款等一早定死,當經濟及社會情況有所轉變,政府及相關租戶或營運者,要花費大量時間和資源,才能更改既定的地契、租約或規劃用途,缺乏彈性。
香港海濱用地的使用和管理亦甚僵化,缺乏創意和商業市場觸覺,未能地盡其用及充分發揮旅遊和經濟效益。上海市的海濱及河濱規劃,給予相關企業一定彈性及話語權,可因應實際情況向政府提出不同建議,亦容許有較多商業元素,而非單純的休憩用途。
舊區更新方面,隨着內地民眾普遍收入上升,保育意識提高,不少內地大城市都同香港一樣,在拆遷舊區時面對的困難與補償成本大增。在香港,有人提議調整市建局的「同區7年樓齡」補償機制,引起社會爭議。在內地,則更多探討以共同發展模式推動舊區重建,以降低政府單一發展面對的短期財政壓力和風險,同時讓受影響的居民及商戶,有機會分享到重建後的經濟成果,換取其支持拆遷。
香港奉行資本主義,但近年在善用市場力量方面未有與時並進,在促進公私營合作方面成效有欠理想,實有必要檢討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