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鑑春秋:大陸釋出最後善意?-謝寒冰 台灣資深評論員

2024年04月12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馬習二會落幕,各方解讀不同,有人認為習近平在落實兩會決議,定調未來兩岸工作從民間交流與年輕人互動出發;也有人憂慮,這很可能是習近平對台灣的最後善意,若民進黨仍舊不肯回頭,火車對撞將不可避免。
從習近平致詞的用詞遣字聚焦在民族情懷與兩岸互動上,極力避免任何會觸動台灣社會敏感神經的話語,以及給予馬英九超高規格的待遇,就可以看出,大陸已作出最大的努力,期望團結所有認同中華民族的兩岸力量。而馬英九雖然也不斷提及九二共識與民族認同,希望有更多的互動交流,卻點出了對兩岸戰爭的憂慮。顯然雙方善意的本質是有賓主之別的,習近平是主,而馬英九是賓。
這其實點出了兩岸的實況,也就是大陸是主動積極的尋求兩岸統一,台灣即使是如馬英九的友好人士,也是相對被動消極的。大陸普遍認為中華民族的重新團結融合是歷史任務,是身為中國人的使命;台灣卻多半認為維持現況或是更好的選擇,避免戰爭威脅才是保持溝通的最大動力。
也正因為兩岸民情的如此巨大差異,加上即將執政的賴清德對待馬習二會又是既期待馬英九能夠協助降溫,又不願台灣人真的認真思考大陸所提供的選項,所以這場會面所能發揮的影響力恐怕非常有限。
何況,從事前西方媒體與綠媒就不斷對馬習二會散布各種未經證實的流言,會後更以「胡蘿蔔」等詞彙貶低大陸的善意;民進黨也不忘持續攻訐馬英九,對他的努力毫不感激,反倒嗤之以鼻。這在在顯示兩岸的爭端也許暫時緩和,但基本矛盾衝突依然未解,520之後,新一波的針鋒相對即將出現,屆時美國的操弄與賴清德的拿捏,才真正是決定兩岸命運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