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馬拉松難敵急功近利的算計-白非 政情觀察員

2024年04月18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國足球的假球問題,已讓足協前主席陳戌源、國足前主教練李鐵、國際級裁判兼足協技術部前部長譚海等大批圈內人士鋃鐺入獄。如今,馬拉松的「假跑」風暴又燃燒起來。日前的北京半程馬拉松中,三名非洲運動員在明顯領先的情況下,故意放慢速度,「保送」內地選手何杰奪冠。而何杰是賽事贊助商的品牌代言人。其中一名非洲運動員賽後承認,自己只是「兔子(配速員的俗稱)」。
去年10月大連馬拉松則發生截然相反事件。衝刺階段,賽事工作車輛突闖進跑道,阻擋中國選手尹順金,令其與幾位非洲選手拉開差距。邀請肯尼亞、烏干達等東非運動員參加,已是中國各地馬拉松的標配,產生各種中介公司,有些會與這些黑人運動員約定獎金分成,想方設法確保他們奪冠。
伴隨種種黑箱操作醜聞,內地氾濫的馬拉松賽事,愈來愈陷入娛樂化、泡沫化。2018年蘇州馬拉松,領先的中國選手何引麗被突然衝上來的兩名志願者強行遞國旗,痛失冠軍。打着愛國主義旗號的道德綁架,凌駕於體育競技。上海馬拉松的騎自行車參賽,青島馬拉松缺乏飲水補給,廈門馬拉松的替跑,深圳馬拉松的數百人穿越綠化帶抄近道等,則是很多馬拉松普遍存在的問題。甘肅白銀馬拉松則因天氣突變、準備不足,釀成20多人凍死的慘劇。
用「野蠻生長」來形容這些賽事一點也不為過。從2014至2019年,內地馬拉松賽事從51場增至1,800多場,暴漲近36倍。疫情後迅速反彈,去年較大規模的馬拉松就超過800場。粗放、低質、無序的發展,導致馬拉松嚴重的「產能過剩」。賽事組織混亂、內定操弄成績,便司空見慣。
各地之所以樂此不疲,原因有三。一來,馬拉松舉辦門檻低,動用公權力和警力,封鎖其一段馬路,就可以舉辦。二來,打造政績工程,既發展體育事業,又僱用幾位非洲選手標榜城市國際化。三來,有着巨大的商業操弄空間。雨後春筍般成立的大批馬拉松賽事承辦公司,很多是「零社保紀錄」的空殼公司,缺乏相應資質,沒有正式員工,全靠層層轉包。當中利益輸送、權力尋租、權錢交易空間巨大。
更重要的問題是,馬拉松本是一項平民運動,重在參與,如果能真正帶動當地大眾體育運動,當然是好事。然而正如其他體育賽事、晚會等一樣,地方政府將其作為一項「政治秀」,附加承載了太多額外的內容,「體育搭台、經濟唱戲、文旅先行」等等,各類花架子的形式主義隨之而來,因為封路、安檢、擾民等問題,令老百姓聞馬拉松而搖頭。
馬拉松是長跑,講究的是耐力。但相當多馬拉松賽事充斥着急功近利、投機取巧的心態與算計,或製造網紅噱頭,或借此勾兌利益,虛火過旺,也就難以避免栽觔斗。解決之道也不難,那就是還體育一片淨土,回歸簡單、純粹、快樂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