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亂反正:產能過剩與汰弱留強-黃傑士 政情觀察員

2024年04月24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早前談過,美方指控中國在俗稱「新三樣」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光伏產品出現「產能過剩」,以全球性需求而言為不實,因有關產業在大部分國家都是剛起步,尤其是最不環保、耗用傳統石化能源最多的美國。但近日多宗新聞都顯示,內地的電動私家車市場可能已面臨產能過剩,出現種種過度投資與惡性競爭的迹象。
國務院上月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要求各省市及單位,通過各類金融及財政措施、稅務優惠和補貼等,促進企業和個人將本來未有損壞、沒有必要更換的設備和產品,都提前丟棄報廢,購置新的,從而人為地製造需求,提振「內循環」經濟。
廣東省日前公布多項相關具體措施,當中最受歡迎的是汽車以舊換新,每輛車最高可獲3萬元人民幣置換補貼。不少原本使用燃油車的車主,表示有意換購電動或混能車。有些車主在3、4年前才剛購買了新能源汽車,亦希望利用有關補貼購買續航能力較佳及更智能化的新車,尤其一些在近年才染指汽車市場的創科企業,例如小米和華為生產的私家車。
然而,在政府提供額外補貼下,多家內地車廠近日仍紛紛宣布減價促銷。當中本業為生產手機等電訊設施的華為,為了與本業為生產智能家電的小米競爭,據報竟推出了針對性的「截胡」優惠,為原本訂購了小米新車的買家代繳訂金,以誘使對方撻訂改買華為的新車。
須知汽車不同手機與家電,消費者怎樣貪新忘舊,都不可能太頻密地更換,而政府的舊換新補貼也不可能永無止境。可幸汽車市場也有別於房地產,一旦爆雷,其影響也相對較細,不會引發資產貶值,並能起到汰弱留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