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飲食業經營叫苦 艱難期仍須硬撐

2024年05月07日 00: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內地一連5天的五一黃金周結束,入境處數據顯示共有76.6萬內地旅客人次來港,官員預計能為本港額外帶來超過20億元消費收益。於近日不穩定天氣影響下,風狂雨驟,來港旅客數字最終仍然接近原先估算的80萬人次,算是沒有令人失望。
官員指出,因旅遊模式有所改變,內地旅客喜歡走入不同社區深度遊,加上本地市民和訪港旅客消費模式改變,為本地零售、餐飲等消費行業帶來實在的挑戰。今年首季食肆總收益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82億元,按年上升2.3%。同期食肆購貨總額的臨時估計為90億元,按年下跌0.3%。扣除期間價格變動的影響後,首季的食肆總收益以數量計的臨時估計,較上年同季下跌0.7%。
按食肆類別分析,今年首季中式餐館的總收益以價值計按年上升1.3%,但以數量計則下跌1.8%。非中式餐館的總收益以價值計按年亦上升1%,但以數量計則下跌1.5%。快餐店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上升5.8%及2.2%。從數字上可以看到市民日常解決三餐,傾向幫襯快餐店,相信是貪其消費夠實際。港府表示,食肆業務去年大幅反彈後,在今年首季增幅放緩,展望所推出措施加強信心,加上訪港旅遊業復甦和就業收入上升,應會繼續支持食肆業務。
事實上,首季食肆有小升幅,但走勢放緩,不多不少正正反映飲食業步入艱難期,不要忘記,政府上月推行「走塑」,木餐具和紙飲管等令食肆增加成本,而若然垃圾徵費8月落實,額外的垃圾指定收費袋對食肆酒樓更是一筆額外大開支。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曾於電台節目提到,疫前的五一黃金周每日約20萬內地客訪港,今年數字仍未達標,對整體餐飲和零售市道有影響。再說,今個五一假期訪港的內地旅客,大部分是個人遊,人均消費力減少逾20%,加上入境旅行團大多不是「高端團」,換言之,他們來港的消費力不高,或者可以說是消費意欲不高,昔日在尖沙咀、中環、金鐘等名店排隊爭購名牌的盛況已不再,雙重夾擊下對餐飲業更難免構成頗大挑戰。
香港飲食業經營叫苦,其中一個主因就是港人北上消費已成常態,有網民直指內地玩樂模式變化多,北上印象不單止是吃喝按摩唱K,很多玩樂的設施香港都沒有,例如大型室內遊戲場、室內滑雪場、高卡車、大型娛樂中心等。香港財經官員都表示,面對形勢轉變,除非聚焦創造消費時點與場景,包括大力推動盛事經濟,同樣重要的是在消費市場新舊模式迭代更替的階段中,企業能夠充分把握「新產品開發」和「新模式營運」這項關鍵,為業務帶來突破;又說要為零售業中小企進行數碼化轉型。
然而,港府官員就是愛往自己臉上貼金,指本港的服務有一定質素,會提醒各行各業做好待客之道,亦擬投放更多資源發展深度遊。不過,官員就是說的比唱的好聽,一味務虛而不務實,試問如何突破?香港原是「美食之都」、「購物天堂」,難道隨着港人北上消費成大趨勢而一去不復返?為何總是「廟街夜繽紛」,思之令人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