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扶貧理想很豐滿 無奈現實很骨感

2024年05月10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每個資本主義社會,貧富懸殊都是必然存在的現象,負責任的政府會推出扶貧措施,無奈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貧窮問題往往難以解決,只落得愈扶愈貧。現屆政府擺出有為姿態,提出「精準扶貧」,不再沿用舊有的「貧窮線」反映貧窮情況,並擬為各扶貧項目制訂績效指標(KPI)。這樣做是真的更有針對性,還是只為免被斥為愈扶愈貧,還須拭目以待。
扶貧委員會交代最新工作進展,強調現屆政府精準扶貧,一方面為窮人「造血賦能」,讓他們自力更生;另一方面持續推進「補漏拾遺」,為不能自助者提供「兜底保障」。此外,又訂立精準扶貧的3個目標群,即劏房戶、單親戶和長者戶,着重解決跨代貧窮問題。最受注目的是放棄過去採取的「貧窮線」,不再單看收入,而是從宏觀和微觀角度考慮不同因素,並有意從微觀角度為各扶貧項目訂立KPI。
的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解決貧窮問題的最佳方法,不是一味提供經濟救助,而是要讓貧窮戶有謀生能力。尤其貧窮兒童輸在起跑線,跨代貧窮世代延續,是政府最急需改善的問題。現屆政府上場後,委派政務司司長領導精準扶貧工作,重點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在校課後託管等。早前又喜孜孜宣布,第一期共創明Teen計劃,達到政府在2022年施政報告所設立的KPI云云。但正如社福界人士指出,有關計劃的人手和資源始終有限,受惠學童亦有限。至於其他計劃亦有同樣問題,即只有少數幸運兒雀屏中選,相對於百萬貧窮人口只是杯水車薪。
過去港府以收入中位數作為分界,中位數以下會界定為貧窮人口,而政府對上一次公布貧窮情況已是2020年,當時全港有多達165萬貧窮人口,令人嘩然,之後便沒有再公布相關數據。現時全港劏房戶、單親戶和長者戶共有95萬人,港府揚言不再單看收入,還會考慮其他資產,直認這是為了避免在相對貧窮概念下,令人有愈扶愈貧之感。
然而,這樣做卻被質疑是「斬腳趾避沙蟲」,只為讓政府有下台階。是耶非耶,還須以時間和事實來驗證,惟香港貧窮問題是老大難的問題,卻是不爭的實情。歷屆政府無心扶貧,多以經濟救助方式敷衍輿論,令貧窮數字在政策介入下有所下降,製造「做咗嘢」的假象,惟實際上貧窮人口卻不減反增。現屆政府改變做法無可厚非,惟在庫房乾塘、財赤高企的當下,連《財政預算案》的派糖措施也大縮水,所謂的精準扶貧,無非是選擇性扶貧,必定會有漏網之魚。最怕有心無力,有姿勢欠實際,貧窮戶到頭來還是無法脫貧。
當然,解決貧窮問題,不能一味旨意政府,自己也要努力。心態決定境界,數十年前的香港社會並不富裕,但香港人一樣憑着獅子山下精神打拚,力爭上游,到了今天已是世界知名的發達經濟體。貧窮戶若沒有自強不息的決心,再多的扶貧措施也是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