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小國家有大智慧-陳偉強 大學講師

2024年05月20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新加坡被譽為「小而美、富而強」的國度,該國地狹人稠,天然資源匱乏,兼且強敵環伺,在這樣的條件下,竟然能夠發展到今天,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可以位列世界第5位,國際外交的影響力更是舉足輕重,就連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世紀會面,也選在獅城舉行。新加坡有如此成就,委實難能可貴,其中執政長達數十年的李氏王朝,功不可沒。
李光耀被新加坡人稱為「國父」,後來他的兒子李顯龍又獲選為總理,執政20年,近日交棒予黃循財,李氏王朝終於退下了第一線。新加坡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今天集中講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歷任領導人都有眼光、有智慧,懂得在紛擾的國際局勢之中,找到恰到好處的平衡點。如今新加坡的國策旗幟鮮明,既不親中國,也不完全倒向美國,在世界兩強之間不偏不倚,因而就獲得最大利益,也最能贏取國際的尊重。
香港回歸之前,換作是李光耀當香港總督,中國、英國、香港三地的關係,肯定不會弄致如此糟糕。李光耀當年到訪香港,早已警告時任港督彭定康,勸他不要對北京採取對抗態度,因為港英政府根本沒有足夠實力,要是硬磕到底,只會焦頭爛額。彭定康不聽忠告,結果自然是一如李光耀所料。
假設時光倒流到兩、三年前,換作是李顯龍當烏克蘭總統,相信俄烏戰爭也不會爆發,烏國更不會變成人間煉獄。烏克蘭就算想向北約盟國靠攏,也得選擇時機,要是機緣未到,就只能在美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施展政治平衡術。若然歷任的星洲領導人,也像現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般愚昧、躁進,恐怕即使有10個新加坡,也早給強鄰吞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