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盛事睇得太多會眼花-施友朋 評論員

2024年05月23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偉人說:「牢騷太盛防腸斷」,老朽則認為盛事太多防眼花;再講啊,魚翅食得多都會滯,都想食碗白粥。盛事參與太多會攰,當然,這是個人觀感,大家未必認同。老朽愛食人間煙火,尤其緬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街邊大牌檔,人氣旺盛,食物冇花巧卻原汁原味,一碗叉雞飯,雞有雞味,叉燒肥瘦適中,油亮亮;即使晨早的白粥油炸鬼、拉布葱花蝦米腸,又或者茶水檔的絲襪奶茶、蛋牛治,都零舍噴香,可惜俱往矣!
呢,阿爺倡「香港無處不旅遊」,今港官就大鑼大鼓要推盛事谷經濟,話下半年會舉辦約106項盛事,例如7月首辦「武林盛舞嘉年華」,令全年盛事增至逾210項,料能吸引約170萬名旅客,為香港帶來約72億元消費額,經濟增加值約43億元。事實上,若然每兩日就有一項盛事,「盛事」太多難免會看膩,有道是「英雄慣見亦常人」,多了便不稀罕!何況下半年嘅盛事被揭不少涉拉雜成軍,如個別行業的會議或活動,甚至中秋綵燈會都被視為盛事。
有學者表示,部分盛事名單嘅活動只針對本地人,難吸引海外旅客,帶來較少額外經濟貢獻,而如武林盛舞嘉年華、貝聿銘展,只能視作豐富到港旅客的行程,「可能最後搞完得個吉」。換言之,亦即盛事可以「人山人海」,到頭來卻「冇錢落袋」!老朽但知內地成功在創意、多變,最明顯嘅例子如羅湖商業城,如今亦大裝修,引入多元化商舖,食店多價錢平,難怪吸引無數香港師奶和老友記,閒日午後都過去瀟灑走一回,晚上回港左手一隻清遠白切雞,右手挽住脆皮燒肉,晚飯回去加餸!老朽都打算去南山區嘅前海走走,發掘新景點,不必在港同大家爭着享受日夜繽紛嘅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