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香港文化多寶藏 豈止打卡咁簡單

2024年05月26日 00: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最近一部以九龍城寨為背景的港產片大收旺場,內地票房同樣報捷,一眾演員還出席了法國康城影展,大大地出了一回風頭。久違的港產片雄風再現,也吸引了高官的目光。當局有意與劇組商討,將電影布景保留並發展為打卡旅遊景點,惟當中有許多技術問題仍未解決。以港產官僚辦事一板一眼的作風,可能熱潮過了,旅遊景點還沒有打造出來。
高官指出,部分電影布景早已拆除和丟棄,強調搭景與參觀是兩回事,尋覓展出場地更是一大困難,地點須交通便利和有足夠空間,是否收取入場費又是另一考慮。一言以蔽之,就是十畫未有一撇,即使談得攏,恐怕已是一年甚至更久之後的事,屆時人們對九龍城寨是否還如此熱愛,頗成疑問。
事實上,香港影視娛樂事業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崛起,至八、九十年代最為蓬勃,出產了不少天王巨星,早就有人提議,港府應將之跟旅遊結合,以明星名人為號召吸引旅客。很可惜,單是九龍塘李小龍故居,港府便不願斥資保留,如今已經煙消雲散。反觀內地更懂得珍惜李小龍這個瑰寶,佛山早就開設李小龍紀念館。有比較有傷害,歷屆特區政府皆鼠目寸光,可見一斑。
當然,當年香港經濟騰飛,不愁客源,高官自是對「不入流」的戲子看不上眼。怎想到時移勢易,現在的香港,經濟發展到了瓶頸,旅客消費模式大變,馨香不再。隨着網絡社交平台興起,大家都愛到景點打卡「呃Like」,港府也對打造打卡景點蠢蠢欲動。月前推出的「紅心盛事」,原意是為了方便旅客打卡,無奈眼高手低,紅心平平無奇,連內地旅客都不賣帳,譏刺為「就是氣球而已」,港府顏面盡失。
約一個月後,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的金庸百年誕辰紀念展大獲好評,吸引本地市民和內地旅客特地到場參觀,港府終於學乖了,知道這是寶。金庸武俠小說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風靡了幾代人,廣受歡迎自不待言,只是港府一直對此不屑一顧,連澳門都行先香港許多步,早就設立金庸圖書館,可知香港是白白溜走了許多吸客機會。
香港曾有「東方荷里活」美譽,港府過去不重視,現在是時候重新檢視,除了九龍城寨電影打鐵趁熱,應盡快落實安排,其他天王巨星的號召力是否也該多加利用?單是已故巨星張國榮,每年死忌,世界各地歌迷依然專程來港弔唁,風雨不改;又如已故歌星黃家駒,日前遭惡毒之徒砸墳,惹來內地歌迷到場「哭墳」,俱反映他們的受歡迎程度並無隨時日退減。港府是否能穿針引線,協辦甚至主辦這些巨星展覽吸客?
昨晚尖沙咀有日本動漫多啦A夢無人機匯演,今個暑假,過百隻多啦A夢亦會在星光大道正式展出,肯定吸引粉絲駐足打卡。不過,多啦A夢始終不是自家東西,而香港還有許多寶藏尚待發掘,單是鰂魚涌海山樓,曾有兩部荷里活電影在此取景,至今仍是國際旅客訪港必到的打卡處。這說明了打造旅遊景點不一定要大灑金錢,亦不一定向外求,端視乎港府捉到鹿懂不懂得脫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