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改革社工註冊 促進專業發展-陳沛良 立法會議員

2024年05月27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府提出《2024年社會工作者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改組社工註冊局,同時引入即時除牌機制。社工註冊局作為專業法定機構,擔當註冊、認可資歷及監管業界操守的重要職能,但表現長年被質疑,註冊局的部分決定更與政府和社會整體方向背道而馳。我支持政府修例完善註冊局管治,並希望盡快實行,確保註冊局在公眾利益和專業自主之間取得平衡,同時促進社工專業的有序發展。
近年社工註冊局在處理社工註冊、紀律管制及相關事宜時的做法和決定缺乏透明度,嚴重影響社工專業的公信力和社會聲譽。由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共有7名社工因刑事罪行被定罪及判監,但無人被注銷社工註冊。而過去兩年,亦至少有十多宗個案,涉及藏毒、販毒、盜竊、藐視法庭等嚴重罪行,仍獲得社工新註冊或續牌,令市民覺得註冊局有包庇之嫌,亦令社工的專業形象受損。
社工是接觸弱勢社群的最前線,肩負社會和專業責任,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受助者影響深遠,社會對他們的操守、品格亦有較高期望。政府修例亦只是針對干犯嚴重罪行人士,包括殺人、強姦、虐兒、誘拐兒童或少年、危害國家安全等,相信社會亦不願見到嚴重違法者仍能繼續保留專業資格,這會令服務使用者和公眾對社工行業產生質疑,影響整個行業的公信力和聲譽。
教師同為社會有期望的行業,政府早前推出《教師專業操守指引》,規定嚴重專業失當的教師會被終身停牌,不得重新註冊。即使涉及違法的教師最終未有被定罪,教育局亦會就其教師註冊採取適當的行動,以保障學生安全和維護教師專業。由此可見,政府提出註冊局需即時因應社工罪行作除牌的安排,絕對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亦是維護行業的尊嚴。
有意見指,改組註冊局會影響社工的專業自主,我認為可從兩個方向考慮。組成方面,註冊局過往被人詬病自己人查自己人,源於其組成較為單一,決定或會偏離社會期望。改革後的註冊局成員由15名增至27名,保留有委員經選舉產生,政府亦會委任更多業外人士,令註冊局的組成更多元化,確保均衡參與和公眾利益。同時亦確保註冊局至少有14名註冊社工,佔比超過一半,保證了社工的專業性。
專業發展方面,本港大部分專業團體近年都加強持續進修,註冊局反其道而行,從2023年底起停止實施註冊社會工作者自願持續專業發展計劃,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今次修訂,賦權註冊局制訂並實施有利於社工專業長遠發展的持續專業發展框架,可以提升社工的專業性和認受性。
社工註冊局積存種種亂象和問題,改革勢在必行,我作為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的委員,支持政府今次改革,亦會認真審議,希望早日撥亂反正,讓註冊局和社工發展重回專業正軌。